第152章 徐州歸順
“你說什麼?盧植跑了?”
穆易有點頭疼,他就說曹操身邊怎麼沒有盧植,原來盧植居然從其他地方跑路了。
但是看了看曹操身後的荀彧、荀攸、典韋、曹仁……
穆易也只能無奈地揉揉太陽穴,把盧植的事情拋在一邊,在這種戰場上,想要抓住一兩個存心想要跑的人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他能堵住曹操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想要同時堵住盧植,那隻能說是想多了。
而且盧植這種大儒也是燙手山芋,真砸在手裡就有點太麻煩了。
“好了,奉孝,你去安排人手接管兗州吧,這邊暫時就交給你來處理了!”穆易吩咐了一句,將兗州的處理事宜交給了郭嘉。
曹操已經投降,接管剩下的郡縣很輕鬆,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如何處理與兗州世家之間的關係。
不過郭嘉帶着大軍,料想也不會有那種頭鐵到拚死反抗的世家,大勢在穆易手中,他們也翻不出什麼浪花來。
“喏,主公要去徐州?”郭嘉冷靜地點點頭,然後略帶猜測的問道。
“是啊,元直傳來消息,徐州牧陶謙想要見我,將徐州牧讓給我,雖然現在徐州也已經是我的了,但是如果有陶謙配合,後續我們能省不少事情!”穆易點了點頭。
陶謙畢竟是徐州牧,而且在位期間做的很好,很多徐州人都受了陶謙的恩惠。
在這個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的時代,如果他們殺了徐州牧強行奪取徐州,後面肯定會有很多人出來搞事。
如果能有陶謙自己退位讓賢這層buff在身上,他們後續在徐州展開工作的時候會順利不少。
穆易抵達徐州很順利,帶着第一黃天軍團也沒有什麼不開眼的盜賊敢跳出來。
“見過青州牧!”陶謙迎接穆易的陣勢很隆重,顯然是在為讓位做準備。
看着陶謙那斑白的頭髮,還有那撐着拐杖迎接自己的身形,穆易默默地嘆了口氣,歲月還真不饒人。
“見過陶公,喊我正平即可!”穆易對着陶謙施禮。
“正平有禮了!!”陶謙佝僂着身形握着拐杖對着穆易回禮。
“陶公。”穆易嘆了口氣,伸手扶了一把陶謙,他明顯的感覺到陶謙已經時日無多了。
“哈哈哈,不必如此。”陶謙大笑,但是卻很明顯的感覺到一種英雄遲暮的悲涼。
“我本來很好奇徐元直那樣的英才為什麼會效忠於你,結果你用擊潰曹孟德無聲的告訴了我!”陶謙大笑着稱讚着穆易。
他也沒想到,穆易這麼能幹,兩線開戰,而且全都是大獲全勝。
“陶公謬讚了,易也是運氣好罷了!”穆易謙虛的說道。
“哈哈哈,手握三州之地,如果只是運氣好的話,未免也太好了一些了!”
兩人寒暄之際,徐庶帶着人匆匆趕了過來。
“元直,你這是!”穆易皺了皺眉頭,徐庶身上居然有血跡。
“正平不用理會,一些跳樑小丑罷了!”
陶謙搖了搖頭,對着穆易說道。
“徐州宵小眾多,殺之不竭!倒是讓正平見笑了!”
“我老了,也就只能讓元直代替我動手了!”陶謙說到這裡的時候,笑了起來。
和徐州世家糾纏了多少年,結果老了老了,才發現這些世家實際上孱弱的可以。
只需要一場戰爭,就能完全摧毀他們的依仗。
不過這些世家也確實是生命力夠強,也足夠噁心人。
這些天他大殺特殺,把徐州世家不聽話的殺了一個七七八八。
按道理來說,徐州應該沒有反對勢力了才對。
自從他打開城門把徐庶迎入徐州城之後,結果隔三差五就會出現一些刺客和死士,對着自己和徐庶發起刺殺。
雖然每一次都能輕鬆的鎮壓,但是就像是癩蛤蟆爬在腳面上,十分膈應人。
徐庶本來和自己一起在迎接穆易,結果突然跑出來一堆人,想要把自己弄死。
陣容之強大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稱得上是一次叛亂了。
要不然徐庶也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離開,自然是為了將所有叛亂者殺掉,保證穆易的安全問題。
陶謙看了一眼後面默不作聲的陳登,眼中閃過了一抹寒光,徐州的世家還真不懂事,原本以為陳登會是個聰明人,沒想到也是一個蠢貨。
想要刺殺自己,然後靠着陳家的聲望獻州,以此來在青州中混個好地位嗎?
想法不錯,可惜他沒死掉!
陳登這個人什麼都好,就是太過於注重家族的利益了,反而讓自己在一眾謀士當中落入了下乘。
陶謙面無表情地督了一眼陳登,既然你找死,那就不要怪他絕情了。
陶謙將穆易迎入了徐州城之中。
陶謙和穆易到府衙之後,帶着穆易入席,坐在和自己平齊的主位,然後猶豫了一下傳令陳登召集徐州大小世家。
雖然徐州剩餘的世家不多了,但是畢竟還是有一些世家活着的。
陳登面無表情的帶着徐州大小世家的人入座,很明顯其中有不少的人在見到穆易和陶謙的時候就有些畏畏縮縮。
陶謙殺的太狠了,尤其是在徐庶還給陶謙一千丹陽老兵之後,很多世家根本沒有反對陶謙的力量,被輕易的殺了個乾淨。
“正平,你看這徐州如何?”陶謙給穆易敬了一杯酒,然後笑盈盈的說道。
聞言的徐州大小世家皆是一顫,對於他們來說當這個事情變為現實之後,處境變得更加艱難了。
陶謙雖然大殺特殺,但是終究是沒動他們,只能說死掉的那些世家算是鬥爭失敗。
而接下來要面對的穆易,那可是完全站在世家對立面的,搞不好會連他們也一起殺掉,可是現在他們想跑也沒得跑,只能聽天由命。
“徐州不愧是天下富碩之地,非一般州郡可比,陶公治理有功,令人傾佩!”穆易實事求是的說道。
“哈哈哈,比不得正平,僅用短短時間就將破爛的青州,治理到現在這般不輸徐州的程度!”
陶謙眼中閃過一抹緬懷,進而笑着回應穆易。
奉承這種話,終究是要看誰來說,小癟三來說和穆易來說,自然是兩個分量。
前者他不會有絲毫的在意,而後者足以讓他開懷大笑。
雙方客套了起來,花花轎子眾人抬,一時間其樂融融。
酒過三巡之後,陶謙突然對着手下吩咐道。
“來人,去將徐州印綬拿過來!”
很快孔融和鄭玄跟在捧着徐州州牧大印的侍衛身後走了上來。
“孔北海,康成公,今日特地請你二人來做個見證,辛苦二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