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聯姻之策
就在袁紹思考怎麼才能扳倒穆易的時候,穆易這邊在搞論功行賞。
袁術已死,楊弘也死了,有閻象和世家的幫助,穆易拿下大半個豫州幾乎沒有廢什麼力量。
就算是有袁術的死忠,也在這大勢面前被拍死,畢竟穆易仁德之名在外,投降也不用擔心太多。
當然,最關鍵的是,袁術死了。
如果袁術沒死,他們也許會各個盡忠死戰,但是當袁術死了之後,看着全家老小,他們很難有勇氣拖着全家一起去死。
戰事結束之後,穆易開始論功行賞,其中司馬懿自然是首功。
司馬懿在官職和賜福之間選擇了賜福,按照他的說法,是想要在跟隨穆易學習一段時間,而且對於同樣處於學習階段的諸葛亮很感興趣。
區區一州一郡之地,他司馬懿還不至於被其束縛,他的眼界可沒有那麼淺顯,要做就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
區區州牧、郡守,對於他司馬懿而言不值一提。
“奇怪?”穆易疑惑地看着面前司馬懿。
按照功勞來說,司馬懿應該只能領取一個星將的賜福,但是當穆易引動星辰的時候,發現天上有一顆星辰和司馬懿交相呼應,兩者自發的結合,最後直接形成了一個星君星命。
穆易暫時將其命名為冢虎星命,這個發現讓穆易很吃驚,天地似乎在發生着什麼變化。
穆易果斷開始調查發生了什麼,然後從天地之間的反饋得到了一個有點蛋疼的結果。
伴隨着賈詡在宋世界的布置,主世界已經在一點點的侵蝕宋世界,畢竟兩者的本質天差地別。
就算穆易佔據的地盤不大,但是因為紫微星和建木分株的事情,直接讓主世界可以入手宋世界的星辰體系。
這種比較成熟的體系,還和主世界不衝突,主世界本能的開始演化。
換句話而言,就是世界在升級,主世界的人也會自發的進步。
像是司馬懿這樣本身就享有天地氣運的時代主角,距離誕生星命本身就不遙遠了,穆易的賜福加速了這個過程。
“忘了,這不是私服,我在進步,他們也在進步啊!”穆易撓撓頭。
縱使他是尊貴的VIP,但是他是從零起步的,這個世界上可本來就有一些已經抵達了世界極限的存在。
不過穆易很樂觀,用不了多久,他也會抵達世界極限,到時候就能用權限狠狠拷打這些傢伙了。
拿下豫州之後,他已經手握四州之地,等到兗州軍、徐州軍、豫州軍俘虜的刑期服刑完畢之後,他手上立馬會多出來三十多萬的精銳老兵。
再加上青州原本就搞出來的十幾萬老兵,他馬上就能有五十萬大軍。
等他從宋世界之內把岳飛這個大軍團指揮種子拖過來,他不相信中原地區之內還能有自己的敵人。
到時候就算是虎牢關巔峰時期的董卓,也沒有他的兵力強盛,大局已定,其他諸侯翻不出什麼大浪的。
豫州雖然歸了穆易,但是穆易也知道這地方現在只是暫時歸他,所以穆易也不打算浪費緊張的人手,直接冊封徐晃為豫州刺史,手握重兵囤積在平輿城之內。
穆易給他的交代也簡單,只是推行青州的基礎政策,誰反對就砍誰。
如果作為戰勝方的他,連推行基礎惠民福利政策都不行,那可就不要怪他發飆了。
這也是改革通常伴隨着流血的原因,雙方的利益肯定無法同情,所以只能有人倒下。
推行新政首要的是要取得百姓的信任,而基礎惠民福利政策是為了讓百姓忘記世家。
畢竟這年頭,世家的話比官方的話更好用,只有先讓這些百姓擁護官方,才能讓他們不被世家煽動。
至於怎麼讓百姓擁護官方,那簡單,只需要更便宜的衣食住行就行了,百姓可能不會在乎城市衛生,因為那和他們沒關係。
但是百姓會在意物價,在意糧價,那才是和他們切實相關的東西,物價飛漲通常意味着怨身載道。
平輿城是自己開門投降的。
在看到袁術的屍首之後,平輿城破的很快,民心這東西確實令人難以捉摸。
穆易的仁德之名,這個時候再次幫了大忙。
作為糜家商隊不留餘力經營的主要項目,即便是交州南部的蠻人都聽聞過穆易仁德之名。
所以袁耀最後選擇了投降,穆易倒是也沒為難他,袁術在豫州乾的不錯,他如果趕盡殺絕,那反而有損自己的仁德之名。
搞不好就會有什麼受過袁術恩德的遊俠跑出來鬧事。
刺殺穆易倒是不怕,先不說貼身保鏢周泰,光是親衛隊就不是那麼好過的,更何況穆易自己本身也是個內氣離體,只要不是面對呂布撐個三五招都不是個事。
就害怕這些傢伙喪心病狂搞恐怖襲擊,這玩意很容易搞的人心惶惶。
名聲這玩意建設起來困難,毀起來可容易,穆易也沒興趣為難他,把這些人連帶着袁家族老一起打包,讓橋蕤護送着去往冀州。
“正平公!”
荀彧雖然現在已經認了穆易當主公,不過並不稱呼穆易為主公,穆易也不在乎這些細節,只要荀彧現在能為他所有這一點就夠了。
時間會解決一切的,更何況,如果荀彧真的只是一個小人,穆易也很難信任他,而荀彧是一個君子,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穆易反而更加信任。
“文若,找我何事?”穆易有些好奇的問道,今天荀彧一個人來找穆易,顯然是有話想要說。
“敢問正平公下一步作何打算!”荀彧平靜地坐下,對着穆易問道。
穆易端詳了一下荀彧,明白了,荀彧這是打算給自己規劃統一天下的戰略了。
顯然,荀彧現在的着眼點是更大更寬廣的世界,現在這個中原已經不足以荀彧滿足了。
不過說到戰略,穆易撓了撓頭,這玩意其實也挺難搞的。
賈詡他們幾個還真沒有一個擅長戰略的,諸葛亮又沒成長起來,軍事戰略這方面還很稚嫩,貌似看了一圈數下來,還真的只有荀彧擅長。
穆易正經了起來,沉吟片刻之後,對着荀彧說道。
“北上擊敗袁紹,天下可定!”
李儒的態度不清不楚,但是從張綉能跑過來效忠他,能看出一點李儒的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