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戰局終起(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201章 戰局終起

黃巾必死,這是皇甫嵩的信念。

因為皇甫嵩是舊時代的殘黨,他不能站在活不下去的百姓角度去思考問題。

黃巾為了生存沒有什麼不對,不對的只是沒有擊敗皇甫嵩,沒有掀翻漢室,被爆殺了而已。

錯的從來只有弱小。

兵家討厭輸了還要胡攪蠻纏的對手,所以用死亡終結對手可以徹底解決後續的胡攪蠻纏。

“已經成為歷史的東西就不要在爬出來了!”皇甫嵩很堅定。

“皇甫將軍!”袁紹帶着麾下謀士武將出現在皇甫嵩身邊。

在聽到皇甫嵩派許攸找他的時候,袁紹就知道,終於到了最後的時候了。

“大軍就在這裡了,我累了,先回去休息了,到決戰的時候叫我就行了!”皇甫嵩把手裡的光球丟給袁紹,然後把袁紹的配劍插在地上,頭也不回的大踏步離開。

他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不想看,所以他直接甩手就走,盧植和朱儁也知道會發生什麼,所以他們來都沒來。

“這是!”手握皇甫嵩給出的光球,袁紹有些恍惚,他雖然不知道面前的光球到底有什麼用,但是他本能的感覺到,這玩意很有用。

“恭喜主公!”鞠義將先登的軍魂呈上。

當袁紹的手同時接觸到軍魂光輝和大軍光輝之後,兩團光輝引動了袁紹體內的帝國意志碎片。

“原來如此!”袁紹哈哈大笑,他理解了一切。

君主天賦毫無保留的綻放開來,只是頃刻之間,不論是軍魂,還是帝國意志碎片都被君主天賦所吸收,綜合成為一個光團。

當袁紹將光團高舉的那一刻,所有人皆是感受到了袁紹的雄心壯志,光輝所照之處,所有人皆是拜服。

“恭喜主公!”

最先起身的文臣武將對着袁紹一禮,面上的恭喜之色根本沒有絲毫的掩飾,讓袁紹很是滿意。

大家都不是傻子,袁紹問鼎天下,他們自然是從龍之功臣。

“公與,從今日起,鄴城便是我軍治所,你有何想法!”袁紹看着沮授問道“我一統天下得到戰略就在此處起步!”

沮授微微一笑,沒有絲毫驚訝,他明白袁紹的意思,他微微躬身:“願為主公奪取天下!”

在沮授的帶領下,所有人都躬身。

“這天下終究需要一個主人,要獲得這天下靠的是我手上的劍和盾,盛世可以依賴於空泛的政治力量,亂世還是要靠武力來征服天下,既然到了這一步……”

袁紹緩緩闔眼,隨後再次睜開的時候,雙眼無比的堅定!

擊敗天下群雄,改朝換代,這天下該是他袁本初的。

袁紹雖然有這樣的念頭,但是這還是袁紹第一次徹底拋棄漢臣的身份,展露自己的野心。

“穆易穆正平彼此手中的劍來獲得着至高的桂冠,不因為四世三公,不因為亂臣賊子,憑藉著各自的大軍來爭奪這最高的地位!”

袁紹身上沒有迷茫與彷徨,有的只是堅定果決與英氣逼人!

“今日起,公與你為謀主,統帥三軍出征!”

最終袁紹還是選擇了沮授當作謀主,不論是審配逢紀,又或者是田豐許攸,他們都和袁尚袁譚走的太近了,雙方天然站在了對立面,讓他們來統一指揮,必然是無法服眾。

袁紹最後也只能選擇沮授,沮授也確實是最好的選擇,也許沮授的計謀方面不夠精通,但是沮授的軍略和政務都是個中翹楚,這次大戰也離不開沮授的精神天賦。

審配等人眼中有些許的不滿,最終也都化作無可奈何的嘆息,將一切都壓在了心底。

袁紹已經做出了決定,那他們就會服從袁紹的決定。

“喏!”沮授上前接過袁紹的佩劍,那代表着軍權。

沮授不在意天下是誰的,他只關注誰能結束這亂世,誰能讓海晏河清。

他要的只是天下一統,而不是百姓流離,戰亂不休。

而在沮授所見過的人里,只有曹操和袁紹,有這種讓他臣服的魅力。

當初他選擇了袁紹,本以為曹操會是袁紹的大敵,卻沒想到居然會是一個在十八路諸侯當中都沒有出現過的人物。

擊敗了曹操,擊敗了袁術,擊敗了陶謙,以摧枯拉朽之勢雄踞四州之地。

“大軍出發!”

袁紹果決的選擇了開戰,準備多日,既然最後一塊拼圖已經被拼上,那麼無需任何猶豫,直接大軍盡出。

他們之前所作的這麼多準備,不就是為了這一刻嘛?

“調集蘇由,辛評,辛毗,董昭,馬延,韓定,王摩,韓猛,眭元進,趙睿,何冒,蔣義渠等人。”

袁紹開始點將,除了常規的文武,一些謀士和武將也在這一刻被袁紹破格提拔,忽略了以往的世家和寒門的界限,這一刻的袁紹要的是最強的力量。

既然已經決定和穆易開戰,那麼他就會拿出所有的力量,不留任何的退路。

“喏!”沮授躬身一禮,現如今的他擁有了袁紹的配劍,直接擁有了對其他人發號施令的資本。

所以沮授一點也不客氣,直接開始點將。

“顏良、文丑聽令,你二人為先鋒各帶一萬大軍先行出發,遇山開山,遇水搭橋,不得有誤。”

“喏!”顏良、文丑雙雙抱拳聽令。

看着開始指揮的沮授,袁紹把頭抬起看向了蒼穹,他把一切都堵在了穆易的戰爭之中。

贏則天下一統,輸則萬事皆休。

拔出自己腰間的寶劍,袁紹看着劍脊上倒映出英武的自己,眼神堅定的說道。

“天下,終究會是我的!”

冀州出兵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穆易這邊。

雖然說用內氣離體這種強者傳遞消息很奢侈,但是在這種大戰之上,也是應有之意。

蹲在冀州邊境盯着袁紹大軍行動的管亥以十萬火急的速度將情報帶回了東萊。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