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地之中韓世忠將自己的麾下部將一一招來叮囑完畢之後,又讓自己的親衛準備好,等着對方殺回馬槍的時候直接群起而攻之。
只有千日做賊,那有千日防賊。
從之前的襲擊來看,對面的人數並不是很多,想要牽制住他們這麼龐大的一隻軍隊,必然是以奇襲為主,否則擺開陣容。
靠着大軍雲氣,韓世忠有一百種辦法把衝鋒的騎兵給揚了。
騎兵沖陣,也是要分情況的。
“可惜了。”
韓世忠望着營寨四周,之前他們安營紮寨的時候選擇了相對空曠平坦的地方,這種地方視野遼闊可以避免被人伏擊阻擊,但是如此一來要伏擊別人也不容易了。
雖然只是簡單的交手,但是韓世忠可以肯定,對方的將校絕對不是碌碌無為之徒。
或者說,從與星漢交手到現在,韓世忠就沒有見過一個蠢貨將校,曹仁當初敗於他之手,完全是實力上的硬差距,可即便是如此他都沒能留住曹仁。
對面正面對抗也許不是他的對手,但是對方一心抵抗的情況下,他也只能步步為營。
這一次星漢的動向很奇怪,而且岳飛挂帥……對於這個滅了金遼兩國的年輕小將,大宋之內的情感也很複雜。
尤其是一眾武將,有點家傳的,基本上都已經知道了,岳飛凝聚了軍魂,大宋的軍魂。
然而大宋的軍魂投在了別人麾下……
這種事情讓韓世忠心中蒙了一層陰影,他少年投軍,該見過的也都見過。
自然明白,能讓岳飛這種凝聚了軍魂將校投身於別人麾下的意義和原因,更重要的是,對方實打實的滅了金和遼。
了解的雖然不多,但是韓世忠可以肯定的一件事是,對方絕對要比曹仁強得多。
他們這一次被人截斷氣勢,一拳打在要害之處,很有可能就是對方的決斷。
這讓韓世忠有些焦躁,他有點擔心宗澤,雖然宗澤老將軍目前是大宋首屈一指的統帥,甚至於比他還強一點,可能除了种師道之外,是大宋最強的統帥。
可韓世忠還是沒底,他對於宗澤的安危有一種近乎荒謬的危機感。
“將軍,您為何愁眉不展?”
身旁賀如龍奇怪地問道,自從跟了韓世忠之後,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韓世忠的臉上掛着如此愁容。
韓世忠看了身旁的賀如龍一眼,對方被他吸收進自己的親衛行列,算的上是自己人。
滿心憂愁的他也確實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
“我們接下來恐怕會持續受到對方的騷擾,對方會不惜一切代價阻擊我們靠近主戰場!”
韓世忠一邊給賀如龍解釋,一邊也是在重新整理思路。
“我們不能埋伏對面,直接把他們打殘嗎?就像是之前您對付我們那樣?設下埋伏,然後將我等一網打盡!”
賀如龍雖然算不上什麼聰慧之輩,但是笨人有笨人的辦法,他們的經歷是他們最大的財富。
韓世忠收拾方臘的時候,簡單的挑釁、放誘餌、普通的設下埋伏,然後帶着人圍住方臘他們,最後衝進去直接生擒方臘。
賀如龍當時記得很清楚,明明他們就要贏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四面八方都是敵人。
還沒等他們回過神來,就看見帥旗被砍倒,方臘被俘虜,到處回蕩着投降不殺的吶喊聲。
韓世忠露出一個苦笑,要是真的能有那麼簡單就好了。
實際上對付方臘,他也是作了很多準備的,至少對於方臘的稟性了解了大半,才能那麼完美的進行設計。
可他對於盧俊義算不上什麼了解,只是有所耳聞的地步,另一邊的高寵更是聽都沒聽過。
“對方是精明之輩,想要圍殲對方世不可能的,有了剛才的交鋒,對方不會深入,他們只會進行騷擾。”
“我將弓箭手、強弩兵全部調動到外側就是為此,在對方不會深入的情況下,能傷多少傷多少,這地方太平坦了,有利有弊。”
韓世忠說到了這裡不由得嘆了口氣,地形問題太大了。
騎兵啊!騎兵!
如果他有一隻騎兵,這些問題迎刃而解,可惜他沒有。
軍團行進之間可以抱團,結成方陣圓陣來應付騎兵的騷擾,避免被騎兵分割衝殺。
但是大軍行進之間可沒辦法做到抱團。
地形再怎麼平坦,也不可能讓大軍以完整的陣型進軍。
大軍進軍絕大多數情況下,先鋒開路鋪路搭橋,後面的大軍再以一字長蛇的形式緩緩前進。
行進隊伍蔓延個幾十里甚至是上百里都是有可能的。
這麼漫長的戰線,想要避免被對方攻擊,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就算集中力量設伏,對面也根本不會上當,對方剛才的襲擊就已經說明了對方的配置,至少是以兩隻騎兵作為配置進行騷擾圍獵。
想要在數十里的戰線上精確的猜到對方兩隻騎兵隊伍攻擊的地點,這已經完全是做夢的範疇了。
“那我們將大軍拆分開來,以軍團的規模進行前進不就好了?”賀如龍懵懵懂懂地說出自己的疑惑。
他知道韓世忠跟他說這些就是為了讓他如實說出自己的想法,雖然他不知道這有什麼用,但是既然韓世忠想讓他說,他就說。
韓世忠內心裡再度嘆了口氣,他之所以說這麼多,其實還有一部分是為了給賀如龍灌輸軍事思想,畢竟將親衛下放到基層當軍官,也是提升部隊戰鬥力和凝聚力的一種方式。
大軍團指揮想要指揮軍隊,總得把自己的命令貫徹下去,大宋這種特殊情況,又不可能讓他長期掌管一隻軍隊,也不可能讓他在軍隊之中建立太高的威望。
最後大宋統帥也只能採用這種親衛軍官的方式來進行輔助指揮。
不過看上去,指望賀如龍能成為一名成熟的基層軍官,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其實賀如龍說的很對,一般情況下,大軍不會抱團行動,基本上都是劃分成軍團或者是萬人隊進行前進,這樣不管是遭遇什麼情況,都能很靈活的應對。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前提是……這些士卒不能是一群沒見過血的新兵蛋子。
這也是任何一個朝代都必須直面的問題,那就是養兵的問題,養兵只能養精銳,普通的士卒打完基本上都是當場解散的。
正常的國家財政是撐不住的,就算能撐住,趙匡胤自己黃袍加身的故事歷歷在目,誰敢讓手下人擁兵自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