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水火無情(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我說,周公瑾,動用你無敵的大腦想想辦法啊!”抓狂的甘寧無比的暴躁。

說出來很丟人,他們被袋鼠現在堵着打。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方針被一群妖獸兔子運用到了極致。

這群兔子把整個澳大利亞挖的到處是地道,孫策他們根本就沒辦法出去,只能被迫扯到海綿艦隊搭建的超大海上平台之上。

“我能有什麼辦法!”周瑜也是惱火。

他也被白澤打火了,但是發火解決不了問題,白澤壓根就不和他們打,再加上澳大利亞現在遍地都是兔子挖出來的洞,就算待在他們建的營地里都不安全,更不要說野外作戰了。

也就是他們還有海上平台當退路,要不然他們估摸着都被逼着跳海了。

水藍色的弧光斬擊從甘寧的刀刃上甩出,朝着島上監視他們的妖獸甩了過去,然而攻擊悄然落空,讓甘寧更加生氣。

妖獸當中的破界數量真不是個小數目,就算他們能打過,對面的妖獸皮糙肉厚也能跟他們大戰幾百回合,他們根本就沒辦法突襲斬首。

更何況,還有朱厭,作為見則大兵的凶獸,真正意義上詮釋了一把什麼叫做兵家神獸,孫策和馬超加起來差點被對面一把給幹掉。

要不是太史慈出現的及時,他們兩說不定就真交待在那了。

“現在怎麼辦?”馬超蔫了吧唧地問道,他已經有點後悔來澳大利亞,這該死的海洋,完全不是他一個西涼羌王能玩的轉的。

他和自己的本部全部都暈船,就算周瑜他們用鐵索連環的方式將艦船全部連接了起來,搭建了一個巨大的海上平台,可海上就是海上,風浪的搖晃,還是讓馬超他們苦不堪言。

再加上他們剛剛被人喪家犬一樣從陸地上趕走,一向鬥志昂揚的馬超都沒有什麼精神了。

沉默在眾人之間蔓延,沒辦法,確實是沒辦法。

他們也許擁有一錘定音的力量,但是對面就拖着不和你打,瘋狂地自殺式襲擊攻擊你的後勤,從各種出其不意的角度出現,對你發動襲擊。

尤其是對面每一次出現,都會出現在最薄弱的地方,那個傳說之中的白澤真的就如同神話當中一樣,擁有知曉萬物的全知全能之力。

周瑜也不是吃素的,好不容易靠着智慧和精神天賦算計了一把白澤,搞了一波斬首行動。

本以為孫策和馬超砍死白澤十拿九穩,然而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里冒出來的朱厭,三拳就打算了周瑜的斬首夢.

被算計了一波之後,白澤變得更加穩定,根本不會出現在周瑜的視線之內,甚至於存在不存在與澳大利亞上面都是個巨大的問題。

“真想一把火把這些該死的混蛋給全部燒了!”甘寧怒火中燒,他看到了一隻破界的大紅袋鼠正在對他發動嘲諷。

但是就算是怒火中燒,甘寧也沒敢去。

上一次他沒忍住,從地道里一下子鑽出來七八個破界袋鼠,好懸沒把他給圈踢死,也就是妖獸組織力差一截子,要是再強一點點,甘寧多半就直接被打死了。

“這麼大的島,啟是你想燒就能燒乾凈的!”周瑜無奈地看了一眼甘寧。

“那就這麼算了?”甘寧直接拍碎了桌子,讓馬超摔了一個狗啃泥,頓時兩個窩火的傢伙就扭打來在了一起。

“伯符人呢?”

周瑜有些頭疼地看着甘寧和馬超,幾乎和孫策是一個模子裡面刻出來的傢伙,都是那種人來瘋,對於周瑜來說簡直就是三倍的折磨。

“伯符去海里打獵了!”

窩火的可不只是甘寧和馬超,孫策也是惱火的不行。

“要不試一下?”

太史慈遲疑了一會說道。

“試什麼?”周瑜瞟了太史慈一眼,他能看得出來太史慈也不高興。

也沒辦法,馬超、太史慈、孫策,三個三天賦級別的軍團,硬生生被一群兔子給逼得直接跑路,放在誰身上,誰都接受不了。

“我們用自循環體系,對着這邊來一發大功率攻擊,創造點成果,現在士卒們的士氣實在是低迷,我們需要一點振奮。”

太史慈憂心仲仲地說道,底層士卒可能看不懂戰略,可能看不懂戰術,但是最基本的戰線位置他們還是知道的。

他們不但把營地丟了,甚至於被人趕到了海上,這對於海軍而言不得不說是一種沉痛的打擊。

“好,召集大軍,我們試一試!”

周瑜掃了一眼太史慈,然後點了點頭。

他知道太史慈說的是對的,現在當務之急是給士卒們梳理一點信心,星漢帝國強盛,士卒戰意也非凡,只要能看到贏的希望,就沒有人會放棄。

但是換句話說,現在士氣如此低落,也從側面說明了形勢之嚴峻。

“能有效果嗎?”甘寧眼巴巴地看着周瑜,周瑜用無奈地看着甘寧,要是有用他早就用了。

在天地精氣增幅的驚天,在進化的不光是人類和動物,天地間的萬物也在天地精氣的滋養下開始被強化。

曾經頂級武將可以開山劈岳,但是現如今依舊還只能開山劈岳,山脈和大地在被強化,對於雲氣攻擊等東西已經產生了抗性。

想要依靠純粹的天地精氣將澳大利亞上面的妖獸毀滅,還不如考慮一下,他們怎麼才能找到藏起來的白澤比較現實。

“就算無法消滅敵人,聲勢浩大一點也能穩定軍心!”

周瑜無奈地解釋道,龐統帶着周倉在負責運輸糧草,支援海上平台,他一個人帶着三頭二哈和太史慈,真的有點心力交瘁。

甘寧嘆了口氣,爬了起來採納了周瑜和太史慈的建議,開始召集軍隊。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