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八旗營(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不同凡響的傢伙!”

愛新覺羅·豪格面容嚴肅地看着消失的孫策,雖然還沒有交手,他就能從孫策的精氣神上看出來,孫策絕對不是泛泛之輩。

“伯符,情況如何?”

周瑜使用通訊器向孫策詢問道。

“非同小可!”孫策沉聲說到,他能從豪格身上感受到那種野獸一般的氣息,對方絕對不是一般的將校。

“放箭!”

營地之中,凌操指揮着麾下的士卒將填裝好的短矛射殺出去,這些車弩是周瑜提前布置好的戰爭兵器,也算是周瑜對於被襲營的一種預設。

“嘭!”沉悶的震響,弩機裝好的短矛帶着尖嘯平射而出。

這些特製的弩機有效射程內的殺傷性本來足夠貫穿防禦類雙天賦士卒,哪怕是宋世界特色的重甲大盾禁衛,在雲氣籠罩下,要在這種距離硬接也難免有些力有不逮。

然而短矛即將落在清軍士卒身上的時候,卻被無形的力量干擾,全部脫離了原本的軌跡,詭異地扎在地上。

“什麼?”

凌操大驚失色,弩機這玩意威懾性大過實質戰鬥力,但是如今不但沒達到威懾效果,還反而被對方將了一軍。

“某種能夠偏折遠程攻擊的天賦嘛?”

不過凌操也是身經百戰的老將了,瞬間就反應過來。

“繼續裝填,對中遠距離進行持續射擊!”

“其餘人隨我來,準備迎擊敵人!”

凌操沒有就此放棄了再次填裝,而是讓士卒繼續裝填,自己則帶着士卒排列好陣型,準備迎接敵人的襲擊。

“居然還備有大威力弩機?還好有巽風營防禦,不過可不能讓他們繼續下去,坤土營給我砸掉那些弩機!”

豪格掃了一眼幾乎全部沒入地面的短矛,知道玩意威力巨大,雖說現在他們可以靠着巽風營的大氣偏折規避,但是一會混站起來,就算是偏折了也會打到隊友的。

這東西的命中率是出了名的糟糕,但是一旦打中,那種威懾效果可不是開玩笑的。

“坤土營,投擲準備,齊放!”

得到命令的坤土營,直接在原地進行齊放,反正也沒辦法瞄準,只要大致位置和方向沒問題,靠數量堆死就行了。

一聲令下,數千塊石頭騰空飛擲,黑鴉鴉一片,就朝着剛才弩機射擊的方位覆蓋了下去。

這邊車弩手還在裝填短矛,準備給清軍在來一輪打擊的時候,天空之中就傳來了呼嘯聲,相較於普通箭矢高速飛行的聲音,這些特質的石頭速度更快,等聽到聲音的時候,石頭就已經砸落下來了。

雖說比威力,這些石頭的威力肯定不比不上這種特殊製作的大型車弩,但是用來破壞的話,卻是綽綽有餘。

一輪波次五千發,精準地覆蓋在了車弩陣地之上,雖說大多數都未命中,但是卻也有部分車弩被覆蓋在內。

被石頭砸中的車弩零件直接被砸壞炸飛,而被砸中的裝填士卒,也是當場斃命,全身上下沒有一塊好肉

“繼續,連續三輪齊放!”

豪格對着八旗營之一的坤土營繼續下令道,他才不管對面能不能進行反擊,先砸三輪看看情況再說。

很明顯相比於需要數人絞絲才能使用的大型車弩,坤土營這種直接從地面上凝聚巨石,然後猛力投擲的效率更高,愣是在弩機第二波射擊之前,將營地內的車弩陣營給砸碎了。

“看樣子是解決了,震雷營給我沖!”

一聲令下,如同平地炸雷,震動天地的聲音轟鳴而起,營地之中的所有士卒全都聽到了這陣轟鳴的聲音。

“光影偵察被干擾了!”

位於中軍營地的周瑜眯着眼睛,他已經收到了凌操的傳信了,對方的準備很充分,而且互相能夠配合,是標準的中央禁衛軍架構體系,和三河五校應該是同等架構。

是一個帝國,在歷經戰爭之中,所搭配出來的能夠應對任何一種情況的搭配軍團。

這種搭配軍團單個力量說不上多厲害,但是搭配在一起所能發揮出來的效果,甚至要超越三天賦軍團。

“不太對!”

周瑜盯着營盤周圍的不知,敏銳的他感覺情況有些不太對,這等局勢有些不太像是強襲,反而像是騷擾。

雖然聽上去聲勢浩大,但是卻缺乏那種堅定攻擊的意志。

“伯符,帶着人待在中軍,先不要輕舉妄動!”周瑜沉聲說道。

“好!”孫策本來打算帶人去支援凌操,但是聽到周瑜這麼安排,沒有絲毫遲疑,立馬按耐住心頭的躁動,呆在中軍。

周瑜盤算了一下手頭上的兵力,果斷將兩千銳士塞向凌操的方向,凌操所率領的軍團是重甲槍兵,本來是用來防備重騎兵沖營的,現在倒是正好派上用場。

另一邊,凌操灰頭土臉的從掩體下爬了出來,看着滿地的石塊,忍不住頭皮發麻,這次的敵人居然如此兇狠。

“來點人,去給我把其他地方的車弩抬過來,我就不相信了!”

“注意分散弩車位置,不要將弩車集中在一起使用。”

大型車弩全部損毀,人員的損失倒是沒有多少,除了第一輪被砸死的那一批,剩下的士卒反應都很迅速,都找到了掩體或者舉起了盾牌進行防禦。

“其餘人隨我來!”

迅速整理了一下陣列,凌操帶着人朝着打碎營地外牆的震雷營迎了上去。

和周瑜的預料沒有任何區別,震雷營只是佯攻,雖然聲勢浩大,但是卻完全沒有那種勢如破竹摧枯拉朽的威懾力。

“小心,是震蕩類型的軍團!”

凌操忍着耳邊雷鳴般的聲音,招架住震雷營士卒戰斧的劈砍,感受着從武器上傳來的雷電氣勁,臉色瞬間大變。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