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你這小小年紀,就把‘取捨’二字看得如此通透,我在四十歲前也未必做得到。”
沈淵站在旁邊凜然受教,態度卻是恭誠謹敬。見老師這邊誇他,他趕忙說道:“弟子不敢!”
只聽陳眉公接著說道:“你不知道,多少精才絕艷的飽學之士,就栽在‘取捨’二字上頭。”
“古往今來有多少才學驚人之輩,卻屢試不能中舉,就是因為他們在寫作時文時,往往得到一句絕妙之語,就再怎麼也不肯捨去。”
“由此文章或不對題、或不規矩、或偏離經義。總而言之會被考官不喜,其實那些考官的學識,卻未必強得過他們!”
“難得你做時文時圓融自然、果斷取捨,整篇文章一氣呵成,氣韻毫無頓挫之處,更是句句符合經義要旨。”
“你現在不要自滿,以後多讀漢賦,在古律和行文厚重這上頭再進一步,過個會試應該不難。”
沈淵聽了之後自然明白,這會試一過就是可以出仕做官了,老師的這一番提醒和肯定,讓沈淵忍不住心潮澎湃。
實際上沈淵之所以能得到眉公如此稱讚,跟他前世的經歷和他對科舉考試的認知,卻是大有關係。
沈淵當然知道,古人進行科舉考試,實際上就是用規矩來規範天下這些讀書人。
所以對八股時文而言,不管你有如何經天緯地的才華,也得牢牢記住這“規矩”二字,一步都不能跨過那條線!
所以歷朝歷代中舉的人,從來都是在規矩內盡情發揮才華,卻不敢越雷池一步,,因此才能讓朝廷滿意。因為這樣的人在做官時,也一定會秉承着之前做文章時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