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出賣女兒的人家多半貧苦,因此女孩兒剛被買來的時候,難免十分瘦弱。這就像是販賣騾馬的生意人,把瘦馬買回來養肥了再賣出去一樣,因此“瘦馬”的名號,就是因此而來。
實際上這些人當初買女孩兒時,花費不過十幾貫錢,可是將她們賣出去時,卻一般都可以賺上一兩千銀子。
於是有些人見到這個行當有利可圖,就競相效仿,因此揚州養瘦馬一時間在揚州蔚然成風。
再加上這個時代,揚州鹽商壟斷了全國的鹽運業,他們腰纏萬貫、富甲天下,所以在當時的大明天下,就屬揚州“養瘦馬”的風氣最盛。
當孟曉妝說到這裡時,她見沈少爺聽得津津有味,於是便接着往下說道:
“這裡邊凡是一等資質的女孩,會被傳授一些彈琴,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之技,以及精細的化妝技巧和形體訓練。”
“於是這些女孩子練成之後,就可以嫁給那些巨富之家做妾”。
“此外那些二等資質的女孩,也能識些字、彈點曲,但主要是被培養成能寫會算的女先生。”
“因為她們懂得記賬管事,不但乖巧聽話,懂得無數的風流手段,還能輔助商人,為他們分擔生意上的事。所以這些二等女孩,是為那些一般有錢的富商準備的。”
“當然,還有一些相貌資質並不那麼好的女孩,被列為第三等......”
“她只是學習一些女紅、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爐食、擺果品、各有手藝,實際上就是被培養成了合格的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