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2章(2/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朝廷對趙原的封賞是:中軍都督府直隸揚州衛都指揮使......也就是揚州所有軍兵的領軍大將!

當然這些軍兵還要歸沈玉亭的都司節制,不過這一下子,幾乎揚州所有的兵都處在趙原的管轄範圍之內,真可稱是位高權重!

在這之後,就是小王爺朱常津。

朱常津就跟着旁邊單膝跪地,聽着巡撫趙宏圖念誦聖旨。

他的封賞是:奉天翊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崇端王世子封昭武將軍,授......食祿兩千石。

當朱常津聽到直隸大都督府參左都督的後邊,沒有“領大都督府事”,就知道這是個虛銜,實際上對直隸大都督府沒有任何管轄權,跪在那裡的朱常津不由得遺憾地嘆了口氣。

按照大明朝的慣例,在官稱的前面要是加上“董”、“總”,“權”等字眼,就表示這個官職是臨時委派。

另外像是“參軍國事”、“同知軍國事”,“參、錄軍國事”之類的官號,基本上就是屬於禮儀稱號的性質。

像是“昭武將軍”這樣的封號,屬於勛貴立功之後經常被授予的榮譽,這一次朱常津自然也有。

至於他封號最前面的四個字,卻是在整個大明朝期間不斷的變化。

太祖朱元璋時代是“開國輔運”。成祖朱棣那時候是“奉天靖難”後來就是朱常津現在得到的“奉天翊運”了。

另外朱常津作為親王世子,在他十歲的時候就被視為一品。可是這昭武將軍卻是三品......這裡頭卻是大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