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2章
這次鄉試的考題出自《論語》,是《衛靈公》中的一句。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這一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說:
有志向、有操守、懂得道理的人,不會為了自己的生存去做違反仁義的事,反而會為了仁義而犧牲自己的性命。
所以對於沈淵來說,他剛剛率領孤軍殺向反賊,數日之間平叛江南,因此以這句話中的道理而言,沒有人比他了解得更清楚。
當然滿場的學生,也沒人比他踐行得更透徹!
因此沈淵見到這個考題時才會覺得,這個考題簡直就是冥冥中命運的安排。
和前幾次應試一樣,沈淵一如既往並沒有急着落筆,而是慢慢的讓自己平靜下來。
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自己殺出揚州是為了什麼?
他是為了紅槍軍哨卡上,那一筐筐從百姓身上搜出來的饅頭和大餅,那是逃難百姓用來活命的糧食。
他是為了被反賊軍隊一個個搶掠燒毀的村莊,那成片被屠殺的百姓。
他不能容忍那些反賊繼續荼毒江南,甚至也不願讓官軍姍姍來遲,在和反賊作戰的過程中把江南給禍害得更嚴重。
自古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官過如剃!
那場大戰百姓會流離失所,被屠殺和被餓死的將是不計其數。而他在營救老師的途中看過了那一場場無比慘烈景象之後,他絕不允許那樣的情況再繼續下去!
“那是我的初心,我這一念之間,卻是暗合聖人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