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鄉試的時候,進龍門領考卷之際都會給考生髮三支蠟燭,意思就是一旦熬到天黑,考生們可以憑藉著燭光繼續答卷。
當然這三支蠟燭燒完了以後,不管你答沒答完,也是非交卷不可的。
其實以真實的情況而言,倒並不一定是答卷越快的人成績越會名列前茅。也有不少人做時文的時候,速度慢慢得揪心,但做出來的文章卻是精彩至極的。
沈淵就記得前世讀到過書上,有過一篇記載。說有一位名人在科考時,他的三支蠟燭都燒完了,結果卷子也沒寫完。
最終還幸虧巡場的考官見他的文章寫得極好,一時起了愛才之心。於是就點着了自己點水煙的紙捻子,照亮那考生寫完了試卷,結果因此而高中狀元的。
以沈玉台老叔的水準,這一場等待不知道要持續多久,沈淵也笑着向自己身邊的同伴說,讓他們早點回去,留自己在這裡等着就行了。
畢竟人家沈玉台之前幾次還等過沈淵呢,他要是因為時間長就不等了,未免有些不講究......
可是沈淵正在說這番話的時候,話還沒說完就看見身邊的幾個人,正朝自己的身後指去,臉上還帶着笑意。
等到沈淵一回頭就看見老叔沈玉台,正背着手從龍門裡走出來。
此時陽光灑在他這位老叔的臉上,沈淵只見他雙眉舒展,恬淡適意,神情就像剛剛飲下一盞味道沁人心脾的好茶......這個老叔居然也考得不錯!
而且時間還用得不多,到現在也算不上日上三竿,沈淵這才想到估計這是自己的老師陳眉公,拿着戒尺日夜操練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