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回,總算是給咱們受之兄出了一口惡氣!”此時的趙於祿眯縫着眼睛,抬起下巴愜意地說道。
他口中所說的受之兄,就是他們的同鄉錢謙益,也是這三位的至交好友。
當聽到趙於祿這麼說之後,柳成林和成與之也笑着點頭。
“那個沈淵啊......”此刻的柳成林撫着筆挺的墨綠長袍,好整以暇地說道:“詩詞小道,一時取勝,你看把他給狂的!”
“須知這八股時文,才是科舉正途!”柳成林撇了撇嘴道:“詩詞寫得再好又能如何?柳永又能怎樣?且去填詞!”
“哈哈哈!”說到這裡時,樓上的三位一起笑了起來。
剛才這柳成林口中這個典故,其實有不少人都知道,說的是宋代的詩詞名家柳永。
就因為柳永平生作詞的風格香艷深情,以至於廣為天下人所傳唱,當時甚至有一句話叫:“凡有井水處,皆唱柳詞”。
話說柳永這個人的性格也真是夠瞧的,他第一次赴京趕考沒考上。於是付之一笑,之後填詞道:“富貴豈由人,時會高志須酬。”
然後等了好幾年,第二次開科的時候他又沒考上,於是又寫了一首《鶴衝天》:
“黃金榜上,偶失龍頭望。明代暫遺賢,如何向?未遂風雲便,爭不恣狂盪?何須論得志。才子詞人,自是白衣卿相。”
“煙花巷陌,依約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尋訪。且恁偎紅翠,風流事,平生暢。青春都一晌。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這首發牢騷的詞,因為美麗的詞句征服了所有人,最後還傳到了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