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老羅說道:“早在本朝洪武十三年,軍器局製作的各類刀中就有‘倭滾刀’,正德年間兵仗局也曾一次製作過倭腰刀一萬二千把,長柄倭滾刀二千把。”
“您打聽這個,到底想問什麼?”等老羅說到這裡時,他好奇地看了看沈淵。
這個年輕人對倭刀這麼感興趣,事無巨細都要問個清楚,他的言行也引起了老羅的興趣。
只見沈淵笑着說道:“羅先生有所不知,這次我們查的案子里出現了倭刀的蹤跡。我們是想通過案件中涉及的人練習過倭刀術這件事,找到他的真實身份。”
“所以倭刀和類似的刀都被什麼人使用過,這才是我真正想問的。”
......
老羅想了想之後,長嘆了一聲道:“早年間我大明仿製的倭刀,就是洪武年的那些。我也只看過‘兵仗局’的記錄。”
“可是因為年深日久,這些刀在軍武中和武庫里早就沒了蹤影,我也沒見過實物,所以這些刀基本上不可能在這時候出現。”
“然後離得最近的一次仿製,就是我剛才說的戚少保仿的那一批,據說少保調任冀州後,也曾經把這種長刀引入了北方邊軍。”
“不過這些刀都屬於軍械,即便是當兵的軍戶手裡還有,也不可能流入民間啊!”
“至於民間用倭刀的就更少了,軍械和江湖兵刃不同,咱們大明的軍戶不許私自流動,即使是手中有軍械也只能在家裡放着,隨時準備長官查點檢驗。”
“而民間所用的武器......”就見老羅想了想之後說道:“咱們大明在這方面有明確的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