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大家就會發現,中國古代很多厲害的軍器......比如說大黃弩這一類,其實都是工匠或者是喜愛這些東西的平民,自己研究出來的。
幸運的話他們把這些東西獻給國家,還能得到封官和賞銀,這得是朝廷正好急需這些武器的時候。
可如果你要是生不逢時,弄不好這些東西還沒研究出來,就會被人扣上一個私造軍器、密謀造反的罪名給殺了!
更何況這時代的工匠大部分不識字,識字的讀書人又把製造這些東西的人視作下等人。以至於在大明朝以前的科技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個人為規模的單打獨鬥。
所以說科技上的差距,實際上是由於制度和儒家學說造成的。在這一點上沈淵既然認識得很清楚,當然就會用自己手上的力量立刻加以改變。
他準備成立一個材料和機械設備方面的研究機構,不但要搜羅這方面的人才,還要給予他們非常誘人的獎勵機制。
這樣一來,如果有一群專門的人才日夜冥思苦想的去研究,由沈淵的財力來支撐他們試驗,同時還有沈少爺心中無盡的創意來引導。
到那時候,他們這個研究部門想要拿出成績,一定會容易得多。
比如說冶鍊鋼鐵,生產機床,甚至是製造蒸汽機這一類的,或許需要長達十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來積累才能做成,所以越早動手就越好。
可是做這些事,卻需要一個專門的人才來管理......那麼這位羅佩業當然就是最好的人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