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太陽一出來,便是一個炙熱暴晒的天兒。
這時候葡萄架還沒長成,陽光卻開始像鞭子似的火辣,好在院子里東牆下的假山根處還有一片陰涼。
沈少爺四腳八叉地躺在那上面,鼻子上扣着一朵盛放的玉蘭花,聽着藍姑娘在旁邊給他讀書。
京師的玉蘭花大如小碗,冰清玉潔,馥郁芬芳。沈少爺整個人都沐浴在花香之中,聽着藍姑娘輕輕的讀書聲,也不知道是醒了還是睡着。
“唐玄宗天寶年間,寧王李日侍在春暖花開的季節,用紅絲繩拴金鈴繫於花上。”
“每有鳥兒落在花上時,他便讓看守花的人拉鈴索把鳥驚走,後人稱之為......”
藍姑娘讀到這裡,抬頭看了看沈淵,輕啟朱唇道:“護花鈴”!
“......你都打呼嚕了。”
“沒有,”沈淵的鼻子扣在玉蘭花里,瓮聲瓮氣地說道:“醒着呢......那個鈴鐺不是護花鈴。”
“可是那上面也有拴繩索的環,”藍姑娘隨即說道:“而且還造型奇異,誰也不認識。”
而沈淵卻搖了搖頭說道:“咱得到的那破鈴鐺太吵了,寧王聽了一定會心情煩躁,然後蹦起來把這鈴鐺扔在地上,拿腳一踩一個扁兒!”
藍姑娘聽沈少爺說得有趣,好像唐朝那個寧王氣急敗壞的神情動作就在眼前,把她聽得忍不住直笑。
“人家是愛花之人,可不會像你那麼沒品。”就見這時的藍姐就笑着說道:“還一踩一個扁兒,虧你想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