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張表格上,對於每種產品為什麼會這樣定稅,沈淵還做出了詳細說明。
比如說像大明出口到外邦的商品,萬曆就注意到沈淵淵的說明裡提到,日本硫磺的產量頗多,但是硝石卻很少。
這些大明硝石被運往日本,是要用做火藥原料的。所以對這類可以增長對方軍隊實力的物品,沈淵定下的稅率就更高一些。
反而是進口的琉球皮革,因為可以讓大明工部製作甲胄,所以沈淵確定的稅率就比正常的更低,以便讓大明的軍械採購更省錢。
萬曆一邊看一邊點頭,聽說沈淵這個主意打得確實不錯。他能看得出沈淵對於增強大明實力,確實是用了很多心思。
在這之後還有桑蠶之類的出口物品,沈淵說如果稅率定得低了,就有可能會影響到國內絲綢的織造生產,所以稅率也要相應調高。
還有精品陶瓷一類價值很高,但是原料成本很低的......陶瓷的原料是泥土,沈淵也下調了稅率。
他在說明中解釋,這可以讓大明的陶瓷銷量更大,陶瓷業者更加賺錢。同時這些奢侈品對於外邦的國力也是毫無幫助。
之後還有一些轉口的商品,比如說安南來的白糖和黑糖(就是紅糖),這些東西要是在大明國內加工成冰糖,就要用稅率的調節,來保證外邦人大量到大明這裡來購買。
因為這意味着糖類加工的工人會越來越多,這個產業也能養活更多的大明百姓。
看到這裡的時候,等萬曆再往下看,就有很多東西要仔細琢磨才能明白沈淵的用意,有些他卻是壓根兒摸不着門兒!
其實萬曆還不知道,這還是沈淵盡量深入淺出講解的結果。像是剪刀差、貿易戰、附加利潤這樣的詞兒,沈淵壓根兒都沒往上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