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在一戰和二戰期間,差不多所有的烈性爆炸物都跟硝酸有關,人們耳熟能詳的TNT,其實它的全名就叫作“三硝基甲苯”。
而影視劇里演爛了的C4,就是那種可以捏來捏去隨意變形玩意兒,它的名字就叫“四硝基甲烷”。
這玩意兒加了甘油就是硝化甘油,甚至把棉花放在裡面都可以製成火棉......這東西就這麼厲害!
當然這種產品現在還遠遠不到量產的時候,小郭滿用盡了心思,才做出了手指這麼大小一試管的劑量。
要說這東西放在現代就簡單了,可是在大明朝要想做出它來,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郭滿是按照沈淵教給他的方法,先是從滷水中提取精製硝酸鈉,然後又用膽礬反覆提純才製成了硫酸。
在這之後兩者混合,蒸餾冷卻......就和蒸餾酒的程序差不多。郭滿蒸餾了兩次,把得到了成品裝了一小瓶,通過運河給老師送了過來。
一看這個瓶子里液體的純凈度和顏色沈淵就知道,郭滿製造的硝酸,濃度已經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雖然只是實驗室的產品,但這也是一項非常了不得的成就了。
而這一上午,沈淵正在考慮的不是硝酸該如何應用......而是這玩意兒應不應該現在拿出來!
......
把這樣的硝酸鈉和水銀混合在一起,就能製造出雷汞......這玩意就是槍彈底火上的那東西。
也就是說現在只要沈淵願意,他花上一些時間,就可以少量製造出金屬定裝槍彈,當然成本會極其高昂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