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張九齡開鑿大庾嶺之後,這裡不但是兵家必爭的兵道,也是老百姓南遷避亂的生命通道。翻越過梅嶺之後,嶺南珠璣巷這裡是第一站。”
“這裡是咱們華夏文明開拓南疆的中轉站,歷史上有數十萬人,就是在珠璣巷落足之後,繼續向南進發的。”
“從古至今不計其數的人經過這裡,他們的足跡更是遠遠達到了瓊崖和南洋。”
“在這裡駐足之後,繼續向南開拓的有一百五十多個姓氏,八百多個家族,他們的後裔有四千萬之眾!”
“就在這裡,這珠璣巷......就是他們的起點!”
......
沈少爺真不愧是目光獨到,看問題的角度也和這時代的人截然不同。
原本這條看似普通的巷子,可是被沈淵這麼一說,大家就頓時覺得巷子里莫名的充滿了厚重感。連他們行走在其中的時候,也像是走進了歷史畫卷中一樣。
在這裡休息了一天,大家啟程再度向南,又經過一天的路程,他們到了廣東的北部重鎮韶關。
韶關因舜帝南巡奏“韶樂”而得名,到現在已經成了大明朝的韶州府。
因為這裡北靠梅嶺,南依廣東,正好處於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中間的分隔地帶。所以所有南北通行的貨物與商人,全都要在這裡換乘車船,以至於在這裡形成了一個商業貿易中心。
這裡光是貨物雲集的大貿易市場就有九個之多:清平墟、南皋墟、皇中墟、長坪墟、大墨墟、上韶墟、文化墟、布賢墟、大風墟。
各地來往經商的人絡繹不絕,人稱此處:“舟車輻輳,踵接肩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