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飛鴿傳書只有一種方法:就是在一個固定的地點馴養鴿子,比如說在揚州。
然後當信鴿熟悉了家裡的情況,並且漸漸長成一隻成年的鴿子以後,再用馬車把它們送到遠方,比如說京師。
需要傳遞消息的時候,就要從京師放出信鴿,鴿子就會立刻憑藉它們的本能飛向揚州。
當大家看到這裡的時候,想必已經明白,如果要想在京師和揚州兩個地方相互傳信的話,就要在京師和揚州同時養育鴿子,並且把揚州的鴿子放在京師,把京師的鴿子放在揚州。
所以在全國範圍內用信鴿傳信,實際上是一個繁複浩大的工程,就像沈淵在京師里的那段時間,京師的鴿籠里就匯聚了全國各地送來的信鴿。
同時在整個大明的各個重要節點,也有大批在京師養育的信鴿分發下去,這樣才能保證通信及時有效。
順便說一句,按照現代的標準,一羽信鴿從北京飛往揚州的時間要短得多......當然這裡面需要馴養技術、種群培育等等高深的技巧,這個時代的沈淵還做不到。
所以這幾隻傳送了重要情報的功臣信鴿,用了差不多三十五個小時,才從京師到達了揚州。
......
揚州情報站接到京師送來的消息之後,立刻把標記為“轉送廣東虎穴”的情報換了信鴿,第一時間飛往廣州。
同時還有一部分情報是轉送揚州趙原的,也被情報站破譯了出來,將情報給了鐵槍趙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