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火炮?船上擺不下吧?”聽到了這裡,呂秀才的神情明顯有些猶豫。
雖然說一千五百噸的大船,體量已經遠超這個時代最大的風帆戰艦,造出來堪稱是雄偉之極,可是海軍用於海戰的大炮,同樣體積也不小啊!
要說一側船舷放五十門大炮,那得密密麻麻把一艘一百五十米長的戰艦,擠得滿滿當當才行,這明顯不符合呂秀才設計戰艦的思路。
“這個我現在就跟你解釋,”沈淵聽到了呂秀才的話之後,淡淡的一笑說道:“這樣的大型戰艦,火炮要分成上下兩層,布置在甲板的下方。”
“這樣可以避免艦船船舷太高,上面的火炮重量太重,在抗風浪和抗搖擺上發生問題。”
“只要把火炮分佈在下層降低重心,再把它們分別擱在下兩層艙室里,在炮口前方留下射擊窗就行了。”
“原來如此!”一聽到統帥的說法,這時的呂秀才腦海里立刻呈現出了船舷上開出了無數窗口,每一個窗口都伸出一門大炮的情景,他恍然大悟地用力點了點頭。
然後沈淵又接著說道:“因為艦船體量的增大,所以老羅的工業部門要研發製造剛性更強、尺寸更大的鋼鐵龍骨。”
“並且要用咱們的水壓機採用連鑄連軋工藝,讓鋼鐵龍骨的長度足以貫穿全船。”
“這些鋼鐵龍骨要承載更大的火炮,咱們已經在海戰中證明,二十四磅炮想要以寡敵眾擊敗敵人的大帆船,以一炮毀一船,威力還有所不足。”
“所以增大火炮口徑,意味着船隻龍骨要承受的壓力更大。同時體量更大的軍艦,也要保證足夠的強度。因此重工業部門在龍骨這方面,要加大力度儘快研製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