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後還有槍炮輜重、運輸部隊、彈藥後勤、指揮中心......戰士們飛快的在長寬各一公里的範圍內原地構築工事。
火炮陣地,防炮壕溝,阻攔陸軍的鐵絲網,用木質構件迅速搭建起的瞭望台......經過反覆演練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將這一切做得有條不紊,卻又是速度飛快。
要知道他們在廣東做登陸演練的時候,那可是要頂着敵軍的炮火,在灘頭陣地反覆爭奪的情況下完成的。
可是和那時的演習相比,這次真正的實戰反而更像是演習......因為敵軍根本就沒有任何反擊的行動,剛開始的一陣大炮清掃戰場,就把岸上的倭寇給嚇蒙了。
之後等灘頭陣地穩固,陸上指揮所已經設好,沈淵隨即帶領所有作戰人員登陸,連那個被他俘虜的九鬼隆季也被提到了岸上。
一進到指揮所的帳篷里,瞭望台上的戰士就把剛剛觀望敵陣繪製好的地圖送了下來,上面清楚地標示着此處的地形和作戰範圍。
等到沈淵一邊落座,一邊向著地圖上掃了一眼,隨後他的嘴角就露出了一絲微笑......好傢夥!幸虧自己來得及時,再過個一兩天,這場仗就該打完了!
雖然這幅草草繪製的地圖上根本沒有地名,但是沈淵還是能看清楚大阪城的各個方向,也知道各地的戰況大致進行到了什麼地步。
......
其實在整個日本歷史當中,大阪城的阪都寫的是土字旁的坂,只是後來到了明治維新時期,因為“坂”字拆開之後有“士反”之意,所以才改成了耳刀旁的大“阪”。
沈淵一看到戰場的形勢就知道,現在正在打的這場,是天王寺、岡山之戰。
在這一戰中,豐臣秀賴先贏後輸,最終還是落得個在糧倉里自盡的下場,不過現在雙方應該正打得熱鬧,誰輸誰贏還很難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