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4章(2/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按照沈淵的規劃,他這一次遠征歐洲,實際上憑藉十六艘戰列艦取得勝利是沒問題的。

所以沈淵讓造船廠繼續建造六艘戰列艦,其實是為了給這次遠征作戰的戰損艦船補充損失。

在沈淵看來,他只要保持十六艘戰列艦的規模,就足以對當前世界的海軍形成絕對優勢了。

不過當時率艦隊出發的沈淵自己也沒想到,這十六艘戰列艦雖然經過了屢次血戰,卻沒有一艘沉沒在戰鬥中。

因此沈淵的海軍,實際上擁有了二十二艘戰列艦,按照沈淵的規劃,完全可以劃分為三個艦隊,各自有七至八艘的規模,分別控制住一片大洋的局勢。

至於那些武裝商船......說實話,管它們叫商船實在是委屈了。

為了抵禦遠洋航行的風浪和大量運貨的需求,這些武裝商船的體量都在八百至一千兩百噸左右。

成熟的蒸汽機技術賦予了它們澎湃的動力,可以一年四季都在大洋上航行,而不用受到貿易季風的約束。

同時這些武裝商船因為載重的需求,採用了加強龍骨,而且每艘商船上都帶有火炮,以便隨時抵禦海盜的搶劫。

因為商船體量巨大,所以甲板的兩側船舷上,排列十二到二十四門火炮完全沒有問題,這種程度的自衛火力,實際上已經遠超世界各國的主力艦隊。

也就是說當這些商船七八艘聚集在一起,遠洋航行的時候,任何海盜團伙都是難以靠近它們的......畢竟整個歐洲能數得上號的海盜團隊,都已經被統帥沈淵打沉在馬六甲海峽了。

按照沈淵的規劃,這些將要奔赴歐洲、美洲、非洲和東瀛的商船隊,因為自身的火力強盛,所以甚至無需軍艦伴隨護航。

一般的海盜勢力......用陝西范楞娃的話講,肯定是啃球不動這些武裝商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