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沈淵才打算把左輪槍這樣的裝備,普及到班長級別的戰士手中。
這樣一來在被逼無奈,必須近戰的時候,憑藉戰士手中可以破甲的三棱刺刀,還有班長手中的左輪槍,就可以和兇猛的敵軍拼個勢均力敵。
當然了。裝備軍隊的不可能是這種外觀極其精良漂亮的禮品左輪槍,為了近戰和夜戰的要求,手槍也不可能做成不鏽鋼表面這種明晃晃的樣子。
沈淵為軍隊研製的是11.43毫米口徑的左輪槍,彈輪內裝彈六發,這樣粗大的子彈即便是用黑火藥發射,也足以一槍撂倒戰馬!
所以在近戰的時候,哪怕是女真兵穿着三層鎧甲,手持左輪槍的戰士也足以一槍一個,把他們打得紛紛斃命。
再配合投擲距離五十米左右的手榴彈,殺傷範圍七十米的霰彈槍,沈淵的部隊在近戰的時候就足以獲得優勢了。
可是自己的三萬部隊,要想讓班以上的幹部全都裝備左輪槍,最少也要三千支的數量。沈淵在試製這批武器的時候,從鋼廠冶鍊的特殊鋼材,到蒸汽機床的精細加工,全都做了仔細的安排。
要知道這和槍口上彈的火槍、發射霰彈的霰彈槍完全不同,沈淵要讓部隊中所有的左輪槍不但誤差極小,而且還要所有零部件通用才行。
這麼一來,左輪槍裝填彈藥發射的時候才不會出現問題,不會炸傷自己的戰士。同時槍支一旦出現故障,也可以在戰場上用零部件現場維修。
這就使得加工精度的要求變得極高,即便是沈淵現在的軍工部門已經是非常發達,這對他而言也是一項不小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