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嘛?只要朱常浩當上了皇帝,那還怕什麼城外的江南大軍,這不說著說著就成一家人了嗎?
於是想到這個主意的朝臣們,歡喜之極地奔走相告,從天明時分開始,這個消息就像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京城。
這裡面也有些思想陳腐的老臣,覺得皇位理應由皇太子繼承,認為兄終弟及這種事,始終都是朝廷禍亂的根源。
他們的思想里覺得名不正則言不順,放着快成年的皇太子不去繼承皇位,偏偏弄出一個瑞王來。這對於謹守禮法和祖宗家訓的老臣而言,心理上是很難接受的。
同時卻有一批思想激進的年輕大臣,一口咬定了“事急從權”這四個字,覺得奉朱常浩為主是最好不過的辦法。
於是朝廷內外好一通爭吵,這邊說祖宗規矩不可違背,那邊說選賢立能才是長遠之計。
這邊說皇太子並無失德之處,理應繼承皇位,那邊說你沒看到瑞王朱常浩辦差事的時候清廉正直,睿智過人?
因此朝廷上下吵得不可開交,兩派人馬各執一詞,誰也說不服誰。
......
而在這個時候,大明中樞里的幾名內閣朝臣卻得到了內閣首輔方從哲的暗示,一個個的誰也沒有表態說話,就等着下面吵完之後,把達成一致的意見拿上來。
這些內閣朝臣是整個大明朝臣的首腦,他們的態度如此曖昧,就使得下面那些無人主持帶領的朝臣,爭吵得越發激烈起來。
然後......很快內宮中就得到了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