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9章(2/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因為到達薩爾滸山下之後,各營官軍都按照規劃紮下了自己的營地,這裡面有專門替大營四處警戒的,也有搭建營寨的木頭柵欄的,當然還有一大批軍中匠人,正在砍伐樹木製作木筏。

趁此機會,營地里這些軍士趕緊準備飯,要知道這仗一旦打起來,那就不知是什麼時候才能吃得上下一頓飯了。

可是沈淵的神機營的伙食卻是與眾不同,弄得周圍的明軍全都探頭探腦的往這邊看。

那麼這個時期的大明軍隊,在出征作戰時吃的是什麼呢?說實話即便是一個普通現代人聽了,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因為畢竟現在的營養學早已深入人心,而大明時代的人,哪管你維生素夠不夠,有沒有熱量?人家就只管吃飽了就行。

因此在大明的軍隊里,那些做將官的當然不算在內了,人家都是自己帶着廚子的,而普通的士兵也分成了兩類。

第一類是那些軍將手下的家丁,就像是保定府總兵王宣那樣的人物麾下,通常都有一兩千左右的家丁作為貼身護衛。

這些家丁全是從軍中嚴選出來的,個個膀大腰圓身高體壯,身上也差不多都有一兩下拿手的武藝。

他們平時在很多方面和普通的軍卒不同,比如說穿着精良的鎧甲,開薪餉的時候還比大頭兵要多了數倍,而且多數是以騎兵為主。

之所以他們的待遇比較好,就是因為這些人往往才是戰鬥中真正去打硬仗的人。

在兩軍交戰的時候,他們會衛護在主將的身邊,不管是掩護撤退還是集體衝殺,都是要跟他們的將主爺一起拚命的。所以他們平時的待遇比較好,實際上那是給他們的買命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