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99章

其實到現在,我仍不能理解陰山簿真正的含義。我只當這裡是一個修習技能的大講堂,它能教我本事,能管我吃喝。

直到後來徐虎誠總是對所有的人重複一句話。

“咱們陰山簿,有自己的精魂!每一個陰山簿的弟子,他們的骨頭上都深深的烙着兩個字——陰山。”

反正到現在,陰山這兩個字並沒有烙在我的骨頭上。可是就在幾年之後,這個我曾經如此不以為然的兩個字,不僅烙在了我的骨頭,融進了我的血液。他甚至把我的每一寸靈魂,每一縷思想全部給侵佔。

我施現,是陰山簿節義堂第二十九任堂主,不過,那都是後來的事了......。

緊接着的一個月,我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伴隨着陰山簿山頂的敲鐘聲,不停的上課,背誦,修習,苦練。

張宏嵊也從沒有忘記要幫助我。每日午飯過後,他便與我在西角園,一遍一遍的練習拳腳功夫。

每到晚飯結束,他又會偷偷把我招到三清供堂之中,開始從最基礎的漢語拼音教我認字。

張宏嵊對我說道。

“現在你們這些人學字,已經算滿輕鬆的。還有個拼音什麼的,這都是這幾年國家才時興起來的東西。

要知道我小的時候學字,家人給我請了一個古板的私塾先生。每天拿着半存多厚的戒尺,從《三字經》開始學起。

先生教習幾句,我就得背下來幾句。那時用的也不是鋼筆,是毛筆。家裡人老古董,便可憐了我,從小比別的孩子多受了不少的苦,每天手掌都被私塾先生打到腫的老高。”

“張大哥,您家起碼也算是個鄉紳吧?”

我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張宏嵊對我談論他自己的家庭。

之前在那個母夜叉和公大蟲的客棧里,我聽張大哥提過一句。他說他自己名字里的“嵊”是地名。是在舟山一帶的“嵊縣”。

他便是在嵊縣出生的。他的老家是江浙一帶,物產多豐富,魚米之鄉,水渥財肥,想必也是個大戶人家的孩子。

張宏嵊對我倒是沒有隱瞞。

“怎麼說呢!我家曾經倒還蠻富碩,有堂屋十幾間,土地良田百十頃,家裡有佃戶農仆,也有老媽子和秀氣丫鬟!”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