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0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430章

人到60就活埋,這實在是沒有史實考據的,並且我們國家,中華歷史上國家關注老年人贍養問題的政策一直都十分的完善,最早的時候可以追溯到周朝。

西周規定,對50歲以上的老人要給他們吃細糧;60歲以上的飯菜中要配肉;70歲以上的在飯食中要增加副食;80歲以上的要給吃些珍饈美味;到了90歲小輩要在老人的床前伺候飲食。

如春秋時期,齊國規定對家裡有7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一子的賦稅和徭役;家裡有8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二子的賦稅和徭役;家裡有9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全家的賦稅和徭役。

公元1784年,乾隆得了第一個玄孫,這讓乾隆非常高興,因為他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個五代同堂的皇帝。由於乾隆的爺爺康熙的名字裡面有一個玄字,需要避諱,因此乾隆的玄孫被稱為元孫。

乾隆得到元孫以後欣喜不已,就下令在宮廷內殿乾清宮舉辦千叟宴。千叟宴是一個什麼類型的宴會呢?這類似於一種籠絡民心的集會,邀請全天下65歲以上的老人,清朝一種舉辦過四次,康熙在位的時候舉辦過兩次,另外兩次是乾隆在位的時候舉辦的。

乾隆小的時候,因為看見過爺爺康熙舉辦千叟宴,印象頗深。等到乾隆成為一個五代同堂的老人以後,特別想和同齡的老人一起分享這樣的喜悅之情,因此他也舉辦了千叟宴。

有一個叫李敬的老頭,兒孫孝順,身體硬朗,已經活到了141歲,康熙舉辦了兩次千叟宴,都沒有趕上,聽到乾隆皇帝要宴請全國老人的時候非常激動,就打算進京去參加這個宴會。席間,由於李敬的年齡最長,所以也成為了一個焦點,好多人圍着他問養生之道。

乾隆皇帝和紀曉嵐兩人還給141歲的李敬寫了一副對聯,乾隆皇帝寫的上聯是“花甲重逢,再增三七歲月”,兩個花甲加二十一年正是老爺子的年齡。紀曉嵐的下聯是“古稀相聚,又添一季春秋”,

可以說中華傳統習俗來說,老人對於每家每戶來說並不是一個累贅,自古有一句家有老人如有一寶,一家人兄弟姐妹多,彼此關係複雜。矛盾也不少。但是,因為有老人健在,尤其是父母健在,那麼諸兄弟姐妹間,無論多複雜的矛盾,甚至仇恨,那麼就有了和好的機會。因此,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人到六十,不死就活埋”在古代中原大地應該只是一個民間傳說而已。”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