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1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521章

國金剛在旁邊說:“的確是這個樣子,小的受阻會形成痞氣,受阻的嚴重了,會形成痞塊。再嚴重,就是很實的實邪了,比如臌膈,類似於我們現在說的肝硬化。

還有血虛的久了為什麼會浮腫呢?因為氣血不到哪,哪就會出問題。氣血不到手,則手不能握。氣血不到腳,則腳不能行。

孕婦後期臨產前腳會浮腫,就是因為氣血都集中到子宮附近,四肢氣血就不夠了,所以就浮腫了。”

教授繼續講道:“所以我覺得無定之傳變,或其人本體先有受傷之處,或天時不和又感時行之氣,或調理失宜更生他病,則無病不可變,醫者不能預知而為防者也。

無規律的傳變,或者病患本就有受傷之處,或者天時氣候本就異常,再外感六淫之氣,或者服藥不當,誤治而引起他病,這種情況下,不管什麼病,都有可能傳變毫無規律可尋,讓醫生不能預知不能預防。

總之人有一病,皆當加意謹慎,否則病後增病,則正虛而感益重,輕病亦變危矣。

總而言之,人一但生病了,就必須小心了,一但延誤病情,或者誤治,就很有可能小病變大病,舊病增新病,正氣越虛,邪氣越深入,輕病也會變危症。比如很多小孩子一個普通感冒被治成血病,這都是很嚇人的,也是很普遍的,不可不謹慎。

至於既傳之後,則標本緩急先後分合,用藥必兩處兼顧,而又不雜不亂,則諸病亦可漸次乎復,否則新病日增,無所底止矣。

如果沒有保護好,病情傳變了,由表傳里了,那麼就要視具體情況,分清輕重緩急來治療,不可亂了手腳,這樣才能把病治好。

比如太陽少陽並病,既有表證,又有半表半里之證,這就要治從少陽,從半表半里着手,不可再用麻黃湯發汗解表。

比如太陽陽明並病,既有表證,又有陽明裡證,這個時候不能着急用承氣湯下之,而應該先解表而後攻里。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