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難道說,易州兵馬要押送的軍費,遠不止這三萬兩?”
聽到趙桓的質問,高俅早已面如死灰,肝都在顫抖。
這......
這傢伙怎麼什麼都知道?
高俅與易州關係匪淺,此事,趙佶也好,童貫也罷,皆是心知肚明。
易州錠只不過是個幌子,高俅真正的任務,是把那九十二萬貫歲幣,運送到易州,與金人交接。
這番計劃,不僅天衣無縫,更是大宋最核心的機密。
層層包裹的贓事,竟然被趙桓全都捅了出來,高俅心中剩下的,只有恐懼!
回想起當初在紅燕館,趙桓當眾敲打高堯康,直接把那些陳年爛穀子的事都翻出來了。
再結合歲幣一事......
高俅確信,趙桓手中必有一個恐怖到了極點的情報網!
其中眼線,甚至連皇宮都早已滲透。
高俅既堵不住趙桓的嘴,又無法速殺,更關不上開封府的大門。
或許趙桓今日必死無疑,但又有多少人會給他陪葬?
好一出,魚死網破!
“趙桓,難怪你有恃無恐,原來是早已洞悉內情。”
“恐怕就連陛下身邊,都儘是你的眼線吧?”
一聽這話,趙桓當場笑出聲。
很顯然,高俅自行腦補出了一個組織嚴明,極其發達且恐怖的諜報組織。
而且這個組織,只聽命於趙桓。
殊不知,趙桓只不過是記性好點,熟讀大宋歷史,再結合局勢,將部分跑偏的歷史腦補回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