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國君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善於任人唯賢,比凡事都親力親為,更加重要。”
趙桓這番話,令周浦陷入沉默。
細細想下來,趙桓此言不無道理。
畢竟大宋岌岌可危,正是因為趙佶只知吟詩作對,尋歡作樂,無心治理朝政。
就算趙楷剛登基時,可以剋制自己,但幾年後,或者十幾年後呢?還不是要走趙佶的老路。
就在這時,李綱提議:“臣以為,肅王可以繼承大統。”
“肅王尚武,又是陛下親信,可繼承陛下之武略,震懾周遭鄰國。”
趙樞的人氣也不低,同樣有十幾個大臣的予以支持。
但趙桓依舊揮了揮手,對趙樞興趣不大。
“趙樞尚武,但性格暴戾,當一個威震四海的王爺可以,卻不能成為國君。”
“待到擊敗金國後,能夠威脅到大宋的強敵就少之又少,屆時,大宋需要的不再是開疆拓土,窮兵黷武,而是休養生息,發展民生,平衡文武。”
說到這,趙桓不等眾人提議,搶先一步道:“你們不必非從朕的親信中選擇繼承人。”
“朕說過,任人唯賢。”
“對於身邊人,朕可以給予他們享不盡的榮華富貴,但是權力的分配,卻要慎之又慎。”
除了趙楷趙樞,還有誰有資格繼承大位?
總不能是趙構吧?
那傢伙自從去了蜀地之後就消失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周浦眼神迷茫,不解道:“陛下究竟想要傳位於哪位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