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何人?”皇帝目光如炬,緊緊盯着千牛衛大將軍,急切問道。
“中書舍人,孟允中。”
聽聞此名,皇帝身形先是猛地一滯,緊接着氣息陡然粗重,怒不可遏地抬手將手邊堆積的奏章一股腦掀落於地。
孟允中!竟是他的中書舍人!
雖然自他設立翰林院,中書省的權勢便如沙漏中的細沙,一點點被分走,這位孟中書舍人也逐漸被排擠至權力邊緣。但這並不意味着此人在朝中便毫無影響力可言!
但這不代表,此人在朝中沒有影響力!
先不論孟允中本人,單說中書舍人一職,因其負責中書省掌制誥,簡而言之,便是替皇帝草擬詔旨。
此職位向來需由文學造詣深厚、資望頗高之人擔任,前朝之時,更有“內相”“內史”之美譽。
本朝雖未沿用這等稱呼,但其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
加之先帝仁厚寬容,樂於納諫,每逢重大決策,總愛將三省官員齊聚一堂,傾聽眾人建議。
尋常事務,雖無需三省官員皆在場,但在命中書舍人擬旨之際,也常讓其發表見解。
長此以往,中書舍人的影響力自然與日俱增。
而先帝在位之時,這最後一任中書舍人便是孟允中。
孟允中,乃永安十五年的狀元郎,先帝賞識其才華,先授其國子四門博士之職,後又擢升為太常博士。
永安十八年,因出眾才華,他獲時任修書使的李驥真舉薦,一同修撰文集,而這李驥真便是如今的禮部尚書。
孟允中與李驥真修撰文集後,接連升任太常寺少卿、吏部侍郎。
永安二十一年與二十四年的科舉,皆由他主持。
正因這兩場科舉,他門下門生數量劇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