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自那以後,他們二人皆家破人亡,被迫天各一方。
在他心中,風雪降臨,多半伴隨着禍事。
不過今年的風雪,似乎與往年大不相同。這一年,他於大雪之中,尋回了身受重傷的愛人,彷彿所有的苦難都在這一刻開始有了轉機。
或許,今後的雪天他不會再那般厭惡了......
臘月二十七,年關將至,大魏朝天授五年最後一次大朝。
太極殿中,氣氛凝重如鉛。眾臣圍繞立儲之事,再度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激烈的爭吵聲,似要將殿頂掀翻。
御座之上,皇帝冷眼旁觀這場鬧劇,神色愈發陰沉。
眼瞅着皇帝隱隱有發怒之兆,正吵得酣暢淋漓的眾人,頓時如被扼住咽喉,趕忙偃旗息鼓。他們各自捧着笏板,匆匆站回本位,紛紛垂首,大氣都不敢出。
“一個立儲之事,竟吵了半月有餘,難道朝中再無其他要事?”皇帝掃了一眼眾人,神色依舊陰沉,“朕正值壯年,還用不着爾等如此急切地尋覓新君。”
“陛下此言差矣。”朝中資歷最深,一直輔佐先皇的右相從朝列中站了出來。
“國之興衰,繫於傳承;朝之安穩,在於繼統。昔者,秦二世而亡,其中緣由,未早立儲君,致權力交接之亂,奸佞乘虛而入,天下遂崩。今我朝昌盛,然不可不防微杜漸。儘早確立儲君,可令朝野上下,人心有定,姦邪無隙可乘。如此,方可保江山社稷千秋萬代,傳之無窮,望陛下深思。”
右相稍作停頓,又接着侃侃而談:“先帝在御之時,臣等屢諫其早立儲君,奈何先帝猶疑未決,遲遲未斷。致使逆王心起不軌,終釀大禍。燕雲九州,竟陷蠻夷之手,迄今未復。此乃前車之覆,殷鑒不遠,陛下萬不可重蹈覆轍。早立儲君,可止紛爭,穩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