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64章

說到此處,靖疏月的聲音愈發悲愴,最後幾個字幾近顫抖,彷彿每一個音節都承載着無盡的沉痛與哀傷。

此事如同一方沉重的巨石,長久地壓在靖疏月心底,成為她心中難以言說的痛。

每每憶及,自責之情便如潮水般將她淹沒。

但當時的局勢錯綜複雜,若靖疏月執意送雙親回鄉,便無法與宣節校尉會合,更無法親自回京傳遞至關重要的消息。

原先,她將傳信之事託付於宣節校尉,實是抱着多半無法生還的念頭,那是無奈之下的抉擇。

畢竟,幽州城破、恆王戰死,且城中竟暗藏細作,如此種種,皆需由幽州城中位高權重之人承擔責任。

她阿爹,身為幽州節度使、靖家軍主帥已然戰死,而她,身為陛下欽封的六品昭武校尉,又被靖家軍尊稱為“少將軍”,自當挺身而出,挑起這千斤重擔。

只是,那時的她年僅十五歲,親眼目睹雙親遭受如此奇恥大辱,如何能保持冷靜,又如何能權衡利弊?

她甚至都沒想到這些,只是不顧一切地將所有事股腦兒交給了宣節校尉,毅然決然地奔赴險境,只為救回雙親屍身。

所幸,在靖家軍與幽州城百姓的傾力相助下,她終是活着救下了雙親的遺體。

望着雙親身上那殘破不堪的盔甲,她的心仿若被萬箭穿心,痛得幾乎無法呼吸。

而這錐心之痛,卻也讓她在悲憤中漸漸恢復了些許理智。

彼時,她深知,送雙親歸鄉雖為孝道,但相較之下,將恆王拚死查到的證據以及血書送回長安,揪出背叛大魏、出賣幽州城的罪魁禍首,為幽州城萬千死去的將士與百姓討回公道,協同朝廷援軍收復失地,才是更為緊迫且重大的責任,才無愧於她“少將軍”的名號。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