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思路(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書影還真的知道這兩家。

淳于家確實是史官世家,聲稱自己傳承千年,老祖宗在大梁朝建立之前就已經是史官了,曾經記載了天地開闢之時的巨變。

“但是皇家圖書樓曾經向淳于家徵集他們家珍藏的史書,淳于家卻說,因為年代久遠,千年前的史書保管不慎,已經毀壞,只剩下從大梁朝建立開始時候記載的那些史書。”

“包括鳳陵會盟,淳于家當時都曾經有詳細記載。”

書影說話大方溫和,很有大家風範,“所以朝廷也無法承認他們從大梁朝建立之前就已經有史官傳承。這也成了後來,很多淳于家的競爭對手攻擊他們的重要把柄之一。”

“史官的責任就是如實記錄所發生的事實。淳于家能對自家傳承的年代撒謊,就能為了各種利益修改史實,這是史官的大忌。”

“這也就使得後來淳于家無法獨佔朝廷史官的位置。”

“嗯,而且我好像隱約聽說,幾十年前,淳于家好不容易有人當上了朝廷史官,但是卻又犯了什麼大罪,被皇帝處死,淳于家其他人雖然沒有被牽連,卻也遭受了重大打擊,一蹶不振。”

“這些年來,淳于家在京城混得不太好,聽說已經快要待不下去了。”

“要是他們為了重振家聲做出什麼不擇手段的事情來,奴婢是絲毫不會覺得奇怪的。”

說起中條山李家,書影笑了笑,“其實這個李家,和相府還有些拐彎的親戚關係呢。”

這個中條山李家和處處欺凌原主的二嬸李氏,論起來還算是同宗同族,只是百十年前就已經分了出去,血緣關係已經很遠了。

他們定居的中條山,地勢險要,最重要的是附近有天下最大的鹽湖,是大梁最重要的產鹽處。

李氏在京城貴族眼中只是個二三流的地方小族,可是卻靠着鹽湖產出,賺取了無數金錢,家產極為富足。

每年從李家送到京城各個權貴門上的孝敬,都不計其數。

“當年,公主府也每年都能收到李家豐厚的節禮,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從不斷絕。”

葉泠鳶若有所思:“有了錢,自然想要的就是權了。”

想必李家下這麼大的本錢,也不是為了搬進京城——離了鹽湖,沒有了源源不斷的金銀,李家就失去了晉身的基礎。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