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白虎帝知道鳳司音一定是問過了應麟什麼, 但終究還是沒有去打聽。楚王也大體上知道一些,同樣默契的沒有多話。

兩人之後再見鳳司音,也只說了後面聯合軍的安排。

整個蒼鷹國除了都城之外, 已經沒有任何兵力了, 各城雖然也有守衛, 但是在聯合軍的數量和實力的對比下, 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離開邊城之前,聯合軍按照計劃,將看守的蒼鷹國士兵們原地釋放了。只要願意走的, 就自己脫了盔甲, 丟掉武器,還能去聯合軍的後勤兵那邊領一份乾糧離開。

至於蒼鷹國士兵們丟掉的軍備,自然是讓聯合軍撿走了,先收集起來之後留在了白虎國。當然白虎帝也看不上這些東西, 等到整件事情結束之後,他會考慮各國之間的實際付出情況再進行瓜分。

這批士兵們之前看着那些被強征來的老弱病殘們都拿着乾糧歡歡喜喜回家, 早就眼紅的無以復加, 這會兒自然是沒有什麼好猶豫的。

不過這部分士兵都是身強力壯的青壯年, 雖然也能領乾糧, 但是數量卻比昨天離開的人少了一半。畢竟他們身體素質更好, 只要給的東西足夠他們到下一個地方就行了, 甚至他們可以在邊城先找些活計, 攢夠了盤纏再出發。

其中有一部分人很聰明, 知道這裡的軍隊被解散了, 聯合軍一定是會朝着都城去,所以他們不急着走,而是等着聯合軍出發之後跟在後頭。

這些人身上沒有武器,倒也構不成威脅,所以無論是鳳司音還是白虎帝都沒有多說什麼,就由着他們去了。但是過了兩天,他們發現後頭跟着的人越來越多了,大多數是前面已經先走一步,但是中途又停下來攢路費的人見到了,便也加入了。

人一多,就難免會有人渾水摸魚,但是聯合軍這邊也不想做得太狠心了,只讓人去跟着走的人那邊喊話:跟着可以,但是不能距離太近,最少也要距離聯合軍兩里地的距離。

雖然被提了要求,但沒有不讓他們跟着,蒼鷹國這邊的跟走小隊也沒什麼意見。

聯合軍這一路上走得十分順利,每到一個城池,只要拿出被俘的王爺和火炮兩件套,城門就立馬被打開了。

聯合軍不花一兵一卒攻下邊城,還生擒了王爺和所有將領的事情早就已經被傳了出去,其他城的人早就已經了解到了聯合軍的可怕,哪裡還跟對抗?

因為給蒼鷹國的士兵分走了不少糧食,所以聯合軍這裡的糧食需要補足。鳳司音腦子裡的不缺損招,每到一個地方,就直接讓幾位將軍帶兵去了州府衙門,直接買當地糧倉里的糧食。

買了人家的糧,還要嫌棄人家的糧食少,要知道鳳稚國早就已經實現了糧食的增量種植,並且把方子賣給了各國,只有蒼鷹國沒有買。

這話是鳳司音讓一個鳳稚國跟着採買小隊一起去的時候,故意說給對方聽的。一個國家的君主,因為個人的恩怨,放棄了明顯有價值的資源,讓百姓們受苦,別說普通老百姓了,就連當地的地方官都隱隱透露出來了對上頭人的不滿。

買糧食是其次,挑撥離間才是更重要的。畢竟應麒再昏庸,這會兒也還是蒼鷹國的君王,他們聯合軍即便是打着正義的旗號,在蒼鷹國的人看來,也難免會有多管閑事之嫌。

畢竟戰爭沒有真正的爆發,很多人還是不痛不癢的。將那些士兵強制解甲歸田,是穩定了普通老百姓的心,他們還得將蒼鷹國的官員們也策反了才行。

每到一個地方,鳳司音就採取了同樣的操作。據那名鳳稚國官員的回稟,她甚至還遇到了兩個官員偷偷的問她,能不能以他們個人的名義來跟鳳稚國買這個糧食增產的辦法。

這些人是好官,等蒼鷹國易主後,或許他們能有更好的發展和未來。

有這兩個人的出現之後,鳳司音就又有了新的主意。“大家可以多打聽打聽,蒼鷹國有沒有那些風評很好的官員,卻鬱郁不得志的,甚至可能還遭受了牢獄之災的。”

白虎帝不是只知道打仗的人,一聽鳳司音這話,就明白了她要做什麼。

他們馬上就要到都城了,需要更多當地人的幫助。斬殺了應麒已經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善後的工作,他們都是外人,這個國家還是得他們蒼鷹國的人自己來管。

“鳳帝,你有沒有想過,等我們解決了應麒之後,這個蒼鷹國該怎麼辦?你之前雖然有提過各地自治的主意,但是這真的能實行的了嗎?”

鳳司音認真的點頭,雖說這聽起來確實很荒唐,一個國家沒有君王,貌似是會亂套的,但是只要能找到可以代理決策的人,他們自然會有慢慢成長起來的一天。

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一個國家的君王好壞實在是太重要了,每一個決策都會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所以一旦有昏君的出現,那麼這個國家就會面臨民不聊生。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