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劉馮之所以這麼認為,當然是有根據的。
在歷史上種種跡象表明,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等人在荊楚,整個士人之中的威望是非常高的。
後來成才的諸葛亮,龐統,徐庶等人都是他們的後輩。甚至於可以毫不客氣的說,諸葛亮等人都是黃承彥,龐德公,司馬徽這些老一輩的人,一手教導出來的。
但是在歷史上,這三個人都是隱士。最終也沒有出仕做官。而且,關於龐德公,黃承彥的記載都非常少。
其中龐德公就知道是司馬徽的好朋友,司馬徽稱龐德公為兄長。另外,龐統是龐德公的從子,也就是侄子一類的人物。
而關於黃承彥的記載,則是蔡瑁,諸葛亮的親戚,後來黃承彥的女兒還嫁給了諸葛亮。
從少的可憐的記載來看,這兩個人活動跡象非常少,就是隱士,而隱士,通常都是難以攻克的。
無欲則剛啊。
相比起來,司馬徽的活動跡象就要明顯很多了,至少司馬徽常出入劉備的府邸。這表示,司馬徽是一個還關心天下大事,並且隱約透露出對於劉氏情有獨鐘的跡象。
所以,司馬徽不是一個純粹的隱士,是一個半隱士的存在。
當然,也就最好說話了,攻克的機會也就越大。
劉馮對於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這三個人那是勢在必得啊,拐走了母雞,還怕小雞不跟上來?
等以後他進入了許都,給予了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這些德高望重的人以重要官職,幾年後,等徐庶,諸葛亮,龐統等人徹底成才。
只要讓這些人書信一封,徵召為官,諸葛亮等人就會屁顛屁顛的來了。
這是多麼爽快的事情。
要找司馬徽,當然要清楚司馬徽住在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