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時低聲在她耳邊道,“和我回家吧,我爸媽一直想見你。”
“他們是怎麼知道我的?”
“上次處理那個帶隊老師的事情,幫忙的長輩是我父親的朋友,知道我們的事後給他打了個電話。”
俞夏笑笑,點了點他,“你啊,這是繞着彎的想把我往家裡拐呢。”
“那你應不應啊?”
“擇個黃道吉日,我們去上門拜訪吧。”
說是選個好日子,結果臨開學的前一天俞夏就被顧青時帶回了家,理由也很簡單,他馬上就大四了,未來一年待在學校的時間不多,不提前把名分定下來,他不放心。
顧青時的家人果然如他說得一樣,對俞夏是愛屋及烏。
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的,俞家那點糟心事俞夏也沒有藏着掖着,待顧母問起家裡的情況時就一五一十的說了。
她如此坦誠,也並沒有因此覺得自己就低人幾等,反倒在顧家人面前刷了幾分好感度。
聽說俞三丫是一位服裝設計師,顧母和顧青時的幾位嫂子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還請俞夏幫着約見面的時間。
如果是俞三丫剛從事這一行時,俞夏可能會猶豫,她怕給三姐太大的壓力。現在嘛,想到說起自己的專業眼睛發亮、充滿自信的三姐,俞夏乾脆的應了下來。她也希望三姐能多交朋友,何況她和顧青時早晚是要在一起的,將來都是一家人,提前接觸一下也未嘗不可。
在顧家待了一個上午,又吃了午飯,俞夏才和顧青時離開了老宅。
沒過幾天,俞三丫就打電話來,說她和顧家的幾位見了一面,彼此觀感不錯。
又一個月後,俞夏二十歲生日那天,顧家大手筆的把俞夏的幾位姐姐連同姐夫都請到了首都,還有俞成才一塊,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算是正式把俞夏和顧青時的婚事定了下來——以後他們就是未婚夫妻啦。
雖然定了親,不過俞夏的幾個姐姐都要求等到俞夏大學畢業再結婚——生怕耽誤了她的學業。這個要求也是真心為俞夏打算,顧家並沒有拒絕的道理,一口應下。
俞夏大四那年,她和三姐還有李紅雲創立的服裝品牌雲夏徹底闖出了名氣,品牌店開遍了全國,而雲夏的總部則設在了首都,買下了一整棟樓作為公司的辦公地點,俞夏總算隨時都可以見到好友和三姐了。
為了追隨老婆的腳步,俞三姐夫也把生意向首都發展。經過幾年時間,幾個繼子繼女都長大了,漸漸懂事以後對俞三丫的敵意少了很多,慢慢相處着,雖然彼此不太親近,不過對俞三丫該有的尊重卻是一點不少。
俞夏畢業那年,俞家頻傳喜訊。
頭一件事,自然是俞夏和顧青時終於領證成為了合法的夫妻,舉辦了盛大的婚禮。
第二件事,俞大丫家的三個孩子,張立、張軍和張清清緊隨他們小姨的腳步,順利考上了首都大學。一家三個孩子,成功包攬了省理科狀元、榜眼和探花,哪怕多年以後在當地仍然是一樁美談。
第三件事,俞成才順利畢業以後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專攻教育,這些年他一直沒有斷過給人補課,也是真心喜歡這個,因此四年大學過後並沒有選擇去求職,而是自己創業。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連俞成才自己都說,這輩子他做的最重大的一個決定就是向李紅雲求婚。
說起來,他和李紅雲的戀情也是一波三折。
他第一次向李紅雲表白時,李紅雲還以為他是在開玩笑,還有什麼比這更讓人挫敗的呢?好在俞成才了解李紅雲的性格,堅持了四年才終於抱得美人歸。兩個人好不容易走到一起,卻遭到了雙方父母的強烈反對。
李家人是看到李紅雲賺錢了、發達了,像餓狼撲食一樣纏了上來,迫切的想要分一杯羹。不過李紅雲早就過了渴望親情的年紀了,對李家人假惺惺的做派只覺得犯噁心,任憑李家人使盡了招數,根本不認他們。
而俞家這邊,對於俞老三和王秀紅而言,李紅雲簡直是這世界上最討厭的兒媳婦,沒有之一。俞成才費了好大的功夫才讓他們沒有一見到李紅雲就和她吵起來,至於一家人住在一塊?那更是想都不用想的,真要是住到了一起,每天就什麼都不用做光顧着吵架了。
索性俞成才和李紅雲都不差錢,給老兩口買了一套離自家不遠,但是也不近的房子,坐公交車大約是九站。俞老三和王秀紅開文具店也賺了不少錢,乾脆來到首都以後也繼續干老本行,收入比在縣城時翻了一倍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