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2/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子時梆子響過三聲,侯君集解下兵符扔給親衛:"送賀蘭回府,走輔興坊暗巷。"

他望着皇城方向漸亮的宮燈,忽然嗅到風裡混着安息香——這是聖人夜間批閱奏章時獨有的熏香,此刻卻從囚犯襤褸的衣襟中飄散出來。

......

太極殿的九枝銅燈晃得人眼暈,李恪握着鎏金酒樽的指節發白。

方才他獻上那尊嵌着于闐玉的彌勒金像時,分明聽見屏風後傳來聲冷笑——太子案頭那捲《道德真經》的青絹封面,與三日前樓觀道掌教進宮時懷中所揣之物如出一轍。

"兒臣請建十龕千佛窟於龍門。"

李恪話音未落,長孫無忌的象牙笏板突然墜地。

這位司徒太師瞥見金佛蓮座底部的"武德九年"銘文,那正是高祖敕建洛陽白馬寺的年號。

李承乾撫平蟒袍褶皺的動作從容得像在撣灰:"兒臣已命少府監熔了吐蕃金佛,改鑄太乙救苦天尊法相。"

他說著展開捲軸,樓觀道掌教親繪的宮觀圖樣上,北斗七星方位竟與大明宮紫宸殿的飛檐重合。

李世民摩挲着腰間蹀躞帶上的突厥玉扣,想起昨夜欽天監密報:太白經天,主東宮易位。

此刻殿角銅壺滴漏突然卡住,三顆金丸墜入刻着二十八宿的漏盤,恰應了《推背圖》第四象的讖言。

"准奏。"

帝王二字落地時,魏徵猛然嗆酒——這位諫臣瞧見太子袖口露出的半截青符,正是樓觀道嫡傳的北斗延生符。

而吳王腰間那塊和田玉佩,分明雕着《妙法蓮華經》的梵文偈語。

夜風穿殿而過,吹熄了李恪案前的蓮燈。

暗影中他瞥見房玄齡正在絹帛上勾勒什麼,那輪廓分明是洛陽龍門山的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