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下過這道令。"
李承乾抱拳回話,眼神卻直往奏摺上瞟。
"不過兒臣是直接交待給蘭州長史李樹明的。
眼下唐軍和吐蕃兵都在邊境線上紮營,吐谷渾那幫牆頭草保不齊要鬧幺蛾子——有想投奔咱們的,也有想抱吐蕃大腿的。
兒臣尋思着,得讓底下人早作打算。"
"哦?"
皇帝摸着下巴若有所思。
"這些年慕容家坐鎮吐谷渾,雖說面上歸順,可那位宣王在民間威望也不小。
去年弘化公主剛嫁過去,聽說好些人坐不住了?"
太子連連點頭。
"正是這個理。鄯州那邊收到線報,正巧李樹明在防區坐鎮,就派了席君買帶一百二十輕騎突襲,當場砍了宣王和他兩個兄弟。"
"只是父皇,這事兒背後怕是有吐蕃人在攪渾水......"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都豎起了耳朵。
眼下文成公主送親隊伍才走到天水,兩個月才挪了六百里地——沿途不是拜廟就是祭山,走三步停兩步。
要是這時候吐谷渾王被挾持投敵,和親這事可就黃了,搞不好還得跟吐蕃干仗。
"太子怎麼看?"李世民突然點名。
李承乾一個激靈:"回父皇,兒臣以為吐蕃人若真劫了吐谷渾王,松贊干布倒是能賺足面子。可他們也得掂量掂量,剛跟咱們結親就翻臉,這風險他們擔得起么?"
"和親隊伍到哪了?"
"剛過天水。"
"按這龜速,七月初能進吐谷渾就不錯了。高原反應總得讓公主緩緩,少說還得歇半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