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288章

至於剩餘的干桂花,許夏單獨裝了一個瓶子帶到房間里去,來做她已經研究了好多天的桂花香丸,又名“木樨沉”。

古有云:“芭蕉葉上秋風碧,晚來小雨流蘇濕。新窨木樨沉,香遲斗帳深。”

此香源於宋代,古時的做法是將桂花與沉香一起密封於瓷瓶之中,繼而放入鍋中蒸制,讓沉香與桂花的香氣合二為一,從而形成一種層次更為豐富的複合香。

有非常好的平心靜氣、舒緩躁鬱功效,在當時也屬於極為高檔的香材,為各種文人雅客、內宅貴婦以及禪修凈心的僧人所鍾愛。

其實嚴格來說野桂花並不屬於木樨科,但卻比金桂更多了幾分清雅,做出來的香丸反而別具一格。

而許夏在收到孟菁這塊沉香之後,心中自然也有所觸動,這樣極品的料子在手,當然想要做成最能發揮它們價值的東西。

前段時間她一有空閑便在網上研究各種木樨沉的香方。

從宋代發展至現在,木樨沉各色香方花樣甚多,不過選來選去,最後她還是選擇了一樣配料最簡單古樸,最能體現沉香和桂花本味的一張方子,同樣的,這味方子對原材料的要求是極高的,正合了許夏的意。

取干桂花十二兩、沉香半兩,以檀香和茅香少許點綴,全部用藥床碾磨成細粉,過篩之後放到碗中備用。然後許夏又拿出自己新取的野桂花蜜,取出兩勺用小鍋加熱至沸騰,此為煉蜜。

最後趁熱將已散發出濃香的野桂花蜜加入混合均勻的香粉之中,捏成香丸即可。

許夏用尚有餘熱的手將滾好的木樨香丸放入瓷瓶中,它們要經過至少半月的窨制才能將幾樣珍貴香材的香氣完全融為一體,待半月之後,香丸窨成,便可上爐焚燒。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