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巢(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離巢

太陽的光輝逐漸破開雲層,將暖洋洋的陽光散在斷魂崖上,驅散了陰涼。早晨的風也溫柔,不僅像慈祥的母親溫柔地撫過這些呆愣孩子的臉龐,也貼心的吹去了久久不散的血腥味,努力的將生機注入這些孩子的身體。鳳瑾和應雪兩人帶着這些獲救的兒童,踏上新生之路。

應雪背着最小的阿沅走在前頭,潮濕的青苔在靴底發出細微呻吟。鳳瑾用紅綾將孩子們的手腕連成串,像牽着一串跌跌撞撞的螢火蟲。鳳瑾眼尖瞥到昨日戰鬥的那塊棧道,屍體橫七豎八的躺在地上。「別看。「她將紅綾瞬間蒙住孩子們的眼睛,染血的綢緞在山風裡獵獵作響。直到鳳凰山腳的炊煙漫過鼻尖,阿沅才敢摘下眼前的紅紗,盯着溪水裡自己晃動的倒影發獃。

鳳凰山腳下的青石板路還凝着露水,鳳瑾將紅綾系回在腰間,耐心地蹲在溪畔,捧起溪水將阿沅發間沾着的血痂一點點洗凈。孩子腕間的青銅鈴鐺早已換成紅繩,此刻正攥着塊桂花糖,小心翼翼舔着糖霜,享受着這平凡卻難得的溫柔。

「李嬸家的灶台比我高兩個頭呢!「梳羊角辮的小姑娘叫做阿青,她正趴在應雪背上,手一邊指向炊煙裊裊的院落,一邊比劃着比自己人還高的灶台,「她說冬至要教我包團圓餃子呢。「

應雪托着孩子的手緊了緊,臉上露出溫柔的笑意,「那你跟着李嬸要聽話哦,要幫忙做事不能懶惰」。應雪摸着孩子還乾癟的身材,交代道,「我給了李嬸很多錢,你不要不敢吃飯哦,要把自己養的白白胖胖、健健康康的」。說完,阿青撅起嘴,將頭抵在應雪的腦袋上,哇哇大哭起來,「我、我會的,應雪姐姐你一定要回來看我啊,我捨不得你!」,應雪含笑道「當然會的啊,別哭啦姐姐頭髮都要濕了」。檐下晾曬的百家被被山風掀起一角,露出裡頭新絮的棉花——這是第四戶願意收養孩子的人家。「快下來吧,李嬸來接你了」,應雪輕輕地掂了掂背上的女孩,小心地將她放在地上。阿青抹着眼淚,一步三回頭的看着應雪,應雪始終站在原地,溫柔地看着她。最終跟着農婦進了房子。她忽然想起青鳶咽氣時掌心的半塊糖。

「捨不得?「鳳瑾將阿沅的手交到老塾師掌中後,便快步走會應雪身邊,「御史台的暗哨扮作貨郎常駐鎮上,每月十五還會來送梨膏糖。「

「但還是擔心這些孩子會不會留下什麼心理陰影」,應雪無奈的說。

「慢慢來吧」,

這時,阿沅突然掙脫塾師的手,撲騰着小短腿跑到應雪身邊,攥住應雪染血的劍穗。粗麻繩早被摩挲得發亮,浸着手中的汗貼在她小小的掌心,眼神渴望看着鳳瑾:「等姐姐們打完壞人,能來接我回去嗎?「

山風掠過曬葯架,撞得銅鈴叮咚。鳳瑾蹲下身,將半截桃木劍塞進孩子懷中:「等檐角的迎春花開了,便帶你回去,帶你遊山玩水吃遍各種好吃的。「

老塾師拄着一個拐杖,顫顫巍巍地走過來捧着一個陶罐,裡頭腌着的梅子泛着琥珀光:「姑娘們京城路遠,帶上這......「

話音未落,天際突然掠過黑影。鳳瑾的紅綾捲住墜落的信鴿,玄鳥紋密信在晨光中自燃,浮出宋知書嚴謹的字跡——「速歸!「

老塾師布滿老人斑的手按着陶罐邊緣,渾濁眼睛映出密信燃盡的最後一點火星:「梅子用崖蜜腌了整夏,最宜佐茶。帶一點不礙事的,「鳳瑾指尖在罐中輕旋,暗格應聲彈開,半枚令牌硌着蜜餞泛起冷光。應雪將剩下的梅子分給扒着門框的孩子們。

酉時·官道茶棚

車轆轆碾過官道時,暮色正將梅子青的硬殼染成赭紅。應雪解開包袱皮,老塾師塞的凍米糖與沿途鄉民送的柿餅已壓成甜蜜的淤沙。鳳瑾忽然撚起糖渣在車轅畫符,硃砂似的碎屑竟聚成箭頭,直指茶棚飄揚的「杏仁茶「幌子。

應雪摩挲着茶碗缺口,目光掃過道上疾馳的緹騎——那些人的馬鞍暗格里,隱約露出噬金堂的禿鷲紋身。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