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囡和顧硯的車隊剛走出沒多遠,李文儒就帶着幾個小廝迎上來了。
李小囡看着李文儒隔着車窗恭恭敬敬的見了禮,和石滾以及洪伯說了那邊安排,問了這邊的行程等等,安排小廝往各處遞信,自己也急忙趕回李家集。
“不是說悄悄兒的嗎?”李小囡雖然知道沒辦法,還是嘟囔了句。
“這就是悄悄兒的。”顧硯自在的靠在靠枕上,翻看着剛剛送來的公文。
“這就是悄悄兒的?!”李小囡很無語。
“當然,要是照規矩,我陪你回去祭祀省親,那就得有儀仗,首先,從驛路拐向你們李家集那條路先得拓寬,不然儀仗過不去。
“到了李家集,咱們得有歇息更衣的地方,還要駐防,這是有禮制的,你們李家集肯定沒有這樣的地方,那就得建新的。”
顧硯慢條斯理的說著。
“咱們省親祭祀,那這兩浙路的所有官員都得到場,也不是所有官員,品級不夠的可輪不上,他們也得有地方歇息安頓吧,你們李家集有地方嗎?沒有就得新建。還有……”
“行了我知道了,以後也悄悄兒的。”李小囡吸了口氣,打斷了顧硯的話。
“也不能一直悄悄兒的,你嫁進王府之後從來不回娘家,那豈不是顯得你很沒面子?等你生了長子,長女也行,不生也行,我陪你正正式式的回趟娘家。”
“那修這個修那個的錢誰出?”李小囡呆了片刻,問道。
“你們李家出,地方上大約也會貼補一點。”
李小囡吸了口氣,“怪不得跟你們王府,我們王府!攀親要門當戶對。我得趕緊掙錢。”
……………………
李家集。
迎接世子爺和世子妃回鄉祭掃的團隊中,競爭最激烈的要數以李文華的大女兒翠葉為首的小娘子接待團隊。
李學棟成了親還沒孩子,李學棟媳婦高大奶奶是理所當然的媳婦兒接待團隊隊長,不能再統領小娘子們了。
李士寬家這一輩的長女艾葉一家都在京城呢,除了艾葉那就是翠葉了。
盛字房的當家人李文安從知道信兒就盯着李士寬不放,再怎麼,世子妃是出自他們房頭的,他們這一房合適的小娘子十來個呢,他自己家就有三個,從前跟世子妃一起玩耍過的,無論如何得安排幾個。
豐盛是一家,世子妃出自盛字房那也就是出自豐字房,他們豐字房的小娘子不但多,還個個學問好,肯定能跟世子妃說得上話。
李士寬虎着臉,可也沒多說什麼,也確實該給另外三房機會,讓他們和阿囡多親近,親戚都是走出來的。
豐盛滿三房各挑兩個,一碗水端平。
洪老太爺帶着一群管事過來只幫忙不添亂,他們家有銀珠那就什麼都有了,別的統統用不着更犯不着。
可洪振業的阿娘吳太太過來的時候帶了兩個漂亮的娘家侄女兒,跟着吳太太過來的還有吳太太的長兄、吳家當家人吳老爺,當著吳老爺的面,洪老太爺就不好把吳太太和她那兩位娘家侄女兒呵斥回去了,翠葉麾下就又多了兩位小娘子。
李小囡和顧硯的車隊徑直先往墓地。
祭祀結束,李小囡和顧硯到李士寬那座擴大了一兩倍的李府歇息喝茶。
他們那座位於祠堂邊上的小院子,李金珠只讓依禮制改了院門,沒讓擴建,她們都不在那裡住,用不着擴建。
李學棟和李士寬陪着顧硯,顧硯又叫進了洪老太爺和李文儒、李文華,以及豐盛和滿字房的當家人,詢問農事家事。
李小囡和李金珠一左一右扶着唐老夫人進了後堂。
李學棟媳婦高大奶奶和李文儒媳婦曹氏忙着遞帕子遞茶送點心湯水各種吃食,翠葉一身嶄新綢衣,怯生生的看着李小囡。
眼前的李小囡和從前那個和她一起到處跑着玩兒的李小囡好像不是一個人。
李小囡沖她招手。
翠葉’噢’了一聲,恍過了神,急忙往前,跟她站在一起的那群小娘子急忙跟上,站成一排準備往下跪。
李小囡剛要說話,沈嬤嬤笑道:“禮不可廢。”
後堂不大,那群小娘子擠擠挨挨的三叩九拜起來,翠葉頭上的簪子都被碰歪了。
“翠葉過來,你們都退下吧。”李小囡聲音沒落,洪振業母親吳太太接上了話:“我就斗膽說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