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硯心情好極了,剛要轉到李小囡那邊,卻看到阿武招手示意,幾個粗使婆子移開屏風,晚晴拎起斗篷,雨亭抱起李小囡那隻鬆軟大坐墊。
顧硯呆了一瞬,急忙往樓下看。
樓下,幾個小廝正往沙盤上邊緣插上支撐,將一塊不斷頭福壽暗紋的褐色細布蓋上沙盤。
劉靜亭和何老掌柜並肩走向大廳出口。
顧硯急忙再抬頭看向李小囡,李小囡正沖他勾着手掌。
“這是怎麼回事?”顧硯疾步過去問道。
“已經五十六家了,第一期夠了,再多就要亂了。”李小囡笑眯眯。
第一期招商的順利超過了她的預期,她很高興。
“三四十萬災民呢,五十六個地塊才能容納多少人?”顧硯看着李小囡那一臉開心的笑,這一句問話里就幾乎都是疑惑了。
這一趟十里街連帶修繕河道的事,他這邊要忙的事更多,招商的具體細務他不是很清楚。
“清理河道只要最精壯的勞力,這你知道的,這五十六個工地要稍微弱一點點的勞力,還有就是有點手藝的,三四十萬災民里能挑出來多少?
“這些人都是平江城的牙行去挑選再帶過來,牙行自己可沒那麼多人,他們也得招人用人。
“牙行到災民中間挑好了人,那些人拿到了錢肯定就要買糧送回家吧,買糧這事兒已經事先漏給了兩浙路各地的糧食行,這些糧行要想搶這筆生意,肯定得帶着糧食過去吧,那些災民肯定是到離他們最近的地方買糧,這個也得用人吧?
“幹活的勞力過來,要吃飯吧,衣服不提,現在可是冬天,得有被褥吧,要幹活,得有鐵杴扁擔各種工具吧,平江城市面上的量肯定不夠,現做肯定來不及,那就是從其他地方運過來,腳夫什麼的也得用人吧。
“拿到糧食的老弱婦孺要回家,肯定有心眼活絡的牙行,打着送這些婦孺回鄉然後再帶些壯勞力過來的主意,今天這才是第一次放地塊,後面還有第二第三第四次呢。”
李小囡一根根豎起手指頭,和顧硯算賬。
“照這麼算,十里街開工之後,十來萬人吃喝拉撒,平江城裡的糧行蔬果肉食都要缺人手了。”顧硯很會舉一反三。
“對啊,所以不能再往外放地塊了,不然平江城要鬧飢荒了。”李小囡笑道。
顧硯聽的笑起來,“照這麼說,他們驅趕災民同時南下,倒是便宜咱們了。”
“太惡毒了。”李小囡啐了一口。
在把驅趕災民同時南下作為爭鬥手段這件事上,李小囡的憤怒比顧硯多多了。
“河工銀子有出處了嗎?”顧硯問道。
這一段十里河的深挖清淤和修繕是為了災民的事新添出來的,朝廷的河工銀子里沒有這一筆預算,原本顧硯想上摺子請朝廷撥一筆賑濟銀子,但李小囡說不用,她應該能找到出錢的地方。
“有了啊!”李小囡笑的眼彎彎,“原本呢,這十里河兩邊的地塊我是打算送一半賣一半,賣的這一半的銀子用來清淤,先清淤,之後再一點點把河道兩邊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