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動作分明是帶有安慰意味的輕柔,但出口的話卻是冷漠得很。

她道,“我們一直問不出的事實已然分明了。”

書生案背後牽扯出來的諸多是非皆已分明。

溫觀應遇賦役重擔下預備輕生的青年人和老婆婆,利用陛下崇佛尊道、王土之上廣建佛寺道觀,藉著從柳青煙手中得來的佛珠號稱自己是凈懸大師的徒弟,又與吳屹談判,建其廣濟寺,欲同前朝史書所載的陳勝吳廣一般帶民起義。

就在去歲,仕子蔡若明因科舉無門,聽聞廣濟寺靈驗,特去廣濟寺朝拜,意外發現此事,欲進京告御狀以立功封官。因事情暴露,在半道被劫殺,而雲思起所說的宗卷上所記載的近年來相似的案子,大抵都是為了滅口。

見沈祁不應,徐清心下微嘆,倒也能理解。

畢竟柳青瓷死後,柳家被打壓,柳青祥幾乎閉府不出,唯一的姨母也為避禍和為他們謀划而自請深居大慈恩寺。

若佛珠真是她給溫觀應的,那再結合柳青祥的話,和溫柳兩家上上輩的交情,或許柳青煙本是溫家人。

而她知曉溫觀應意欲謀反,卻仍在幫他。

這就推翻了這些年柳青煙為他,為沈瑜做的一切。因為這一切或許不是在替他和沈瑜謀划,而是為了溫家復仇鋪路。

身在這個位置,身邊真心相待之人本就不多,連最親的人之間都是算計,那未免可悲。

可悲。

這個詞剛閃過沈祁心頭,他便自嘲的笑了笑。

其實他早已有了許多的猜測,先前幾次提審溫觀應,溫觀應也曾在痛罵他的話語間提及過一些。

那時他說的是:“像你們沈家這種慣於過河拆橋、冷心冷肺的人,身邊是不會有真心之人的,你以為你身邊的親信之人都在為你登上大寶作謀划嗎?太可笑了,其實他們是想要你的命啊,你說說你們沈家人真是活該……”

這話一出時,二人便知曉,給他佛珠之人,便是他口中那個想要沈祁性命的人。

沈祁猜過許多人,唯獨沒猜

過柳青煙。

“好了,先不想了。”徐清將信紙收起來,又扯了扯他的袖子,“過幾日便啟程回京罷,到時你快馬加鞭先進京去,親自去問問,問個清楚,問個明白!”

她本是見沈祁確實難過,真想寬慰兩句,誰知沈祁一聽這話想也不想就駁回,“不行。”

徐清不明所以,又聽他道,“說好了我們先回一趟錢塘去,你不是想你爹娘了嗎?”

她這才想起沈祁確實同她提過這事。

那時棲枝來尋她,道她屆時結案就不與她一道進京去了,她本就是改道來助徐清的,如今此間事了,徐澤又常來信,她到時便直接從舒州東行回徐府。

她同徐清說這些時,沈祁當時也在屋中,不知怎的突然道,“屆時啟程歸京時,我們同你一道回徐府一趟。”

二人聞言都有些詫異地看向他。

沈祁頓了頓,解釋道,“可讓宋陽和雲思起押着人先啟程,你我快馬趕路,可回徐府住上兩日,屆時再辛苦些趕上他們便可。”

她那時聽他這麼說確實高興,她離家一年多,也就大婚那時見了徐母和她兩個哥哥,確實也念家念得緊了。

但後來又思及此案還廣涉仕子書生,那句“人才是國之根本”落在她和沈祁耳中都是振聾發聵的,先帝和當今陛下清算整頓世家,拔出世家根系確實並無道理。但徐清作為世家女,亦不希望家族沒落,闔族慘死。

世間諸事紛雜,萬事難有兩全之法。

她憂心沈祁此去並不是單單為解她思家之情,或許還要試探一二,畢竟他們1回 見面,便是沈祁意欲秘密入府,恰巧撞上了她。

後來些日子又不斷提審了些書生,時至如今即將結案,她一直刻意不去提這事,想着沈祁大抵也是聽着棲枝所言一時興緻才隨口提議,不想沈祁竟一直記得這事,且分外堅決。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