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說到後半句時,她的聲音愈發的輕,宛如呢喃。

她清楚的,這案子沒必要那般急,因為人死已不能復生,她今日所做不過是要還林青且一個清白的身後名罷了。她大可以將京中事宜安排好先去邊境,待邊境的事處理完了,再來繼續查,或者等沈祁回來後,再一道審查亦是可以。

是她自己在着急。

除了林青且的身後名,她好像窺見了一個她自己都覺得荒唐的東西。

方公公聽見她說過幾日要去邊境先是驚了一下,反應過來後也沒對此事作聲,哪怕他自小跟在梁文帝身邊,頗得重用,但說到底他是奴,對於主子的決定,他不該過多詢問。

目光落到桌案上放着的那幾張被徐清捏得皺巴巴的信紙,上頭的字跡和內容熟悉又陌生,十年前他侍奉梁文帝時,也曾看過多次這些書信。

他長嘆一口氣,“王妃查到什麼了?”

聞聲,徐清撩眼,“林將軍是清白的。”

“是。”方公公頷首,“邊境呈回來的證據指明,林將軍確實清白。”

徐清艱難地吞咽了一下,“為什麼?”

方才她在宋府時,也問過‘為什麼’,為什麼宋太傅要將這疊信中的字跡指認林青且。

宋太傅道因為這是陛下的命令。

現下她站在養心殿中,仍舊問為什麼,問的就是梁文帝為何要這般做。

方公公沉默下來,像是在思索該從何處說起,他需得細細斟酌言辭,否則恐讓靜王妃與靜王生了嫌隙,尤其是如今靜王遠在邊境,大權皆握在靜王妃手中。

片刻後,他先揀了個他認為對徐清而言算是好消息的事說起:“當年陛下下旨要抄林溫兩家,但聖旨中那些要收押大牢處以極刑以儆效尤的人,除了溫家二老和溫大夫人在聖旨下來時便自戕了,其餘的一個都沒死。”

聖旨中點名要收押並處刑至死的人,便是那些與林溫三將最親近的人,也就是他們的父母,髮妻和子女。

徐清聞言心卻更沉,“所以,陛下一直知道林家幼女在徐家是嗎?”

“還有溫小將軍的幼子。”

方公公打量着她的神情,猶豫地點了下頭。

徐清又問:“陛下也一直知曉,我手上有私兵是嗎?”

她口中的私兵,指的是居源和,她尚不確定宮中知曉多少,不敢說的太過明顯,只得婉言試探。

但方公公的沉默給了她答案。

見她面色愈發難看,方公公緩聲道:“陛下沒想過要動王妃的人,江湖上那名叫年賦門的宗派這些年來殺了不少地方官,幾次手還伸進了京城,讓陛下頭疼許久,陛下只是想藉著王妃之手剷除他們而已。”

徐清勾唇,冷笑了一聲。

說的好聽,只想借她之手,其實不過是拿她作刀罷了。

她想起剛入京城時故意在柳皇後的寢宮做的那齣戲,後來皇帝找上她問起託夢一事,她本以為是她天衣無縫,其實梁文帝本就沒相信她罷。

是她太過天真了,竟覺得可以一道算計君王,卻不知她早就是君王手中的一枚棋子了。

“陛下原來什麼都知道。”她喃喃道,“燕瓊和棲枝也是陛下送來的嗎?為了讓徐家入局,是嗎?”

方公公這回倒沒怎麼猶豫,

立刻便回道:“溫小將軍的幼子確實是陛下着人送去的,齊將軍幼女不是。”

“陛下不知曉蕭氏與齊將軍的糾葛,也沒想到蕭氏帶着幼子奔逃後竟會投奔齊將軍。後來蕭氏身死,齊家二子容不下溫小將軍的幼子,將他趕了出去,陛下知曉後才派人將他救了回來,送去了江南。”

“是嗎?”徐清眼眸忽的又沉了幾分,語調幽幽,她緩聲問:“那陛下是何時知曉淑妃其實是溫家人的呢?”

第91章

這件往事在幾人口中怎麼都湊不完整,每個人都有所保留。徐清當然知曉方公公是同她說一半留一半,她怎麼會不知曉他的心思呢。

只是她自個兒也夠敏銳,到此時雖覺得荒唐覺得迷茫,但也足夠冷靜去梳理。

昔年沈瑜在京郊走丟,林蓉雙和林嶸舟怎的就知曉要找上淑妃合作呢?那時他們又知曉什麼了呢?

林小滿是林家二老想盡辦法救出來的,溫觀應和溫執玉還有蕭氏又是誰救出來的呢?梁文帝對這些人的奔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他絕不會主動放人。

徐清看着方公公陡然僵住的神色,笑出了聲。

這回是真的覺得可笑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