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叫張浩,在業內還算有點小知名度。
拍的一些短片,在國內的一些電影節上還拿過獎。
還有,他是張儕張教授的得意弟子。
這個本子,也得到了張教授的讚許。”
伊茹在李顧來之前,剛和那個張浩聊過。
業內的朋友介紹過來了,張教授的得意弟子,自己也不好不見。
讓人在一間小會議室里等等,一會見老闆的時候幫他問問。
不過到底用不用,還是讓李顧自己來決定。
“哦,張教授啊。”
李顧馬上知道是誰了,之前電影上映的時候,幫自己說過話。
影壇的老資格了,自己確實要承人家的情。
那就見見吧,看看到底怎麼樣。
每年學導演的人那麼多,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上手拍劇。
要不就是你有真才實學,才華橫溢。
要不你有後台,給你投資。
或者起碼有個好老師,能帶你進圈,這是人脈。
——
“李導,我是張浩。
非常喜歡您拍的電影,《喜劇》我看了有幾十遍吧,您的不少鏡頭讓人受益良多。
石頭我也要了好幾遍,甚至也想拍一部這樣的作品。”
張浩見李顧和伊總進來,馬上站起來迎了上去。
甚至有些激動,說實話,自己等的挺心焦的。
自己攢了好久的本子,給好幾家影視製作公司發了過去。
有老師的推薦,基本都得到了回應,讓自己過去詳談。
唯獨李顧的公司,石沉大海。
但越是這樣,自己越想得到李顧的意見,他可是老師心中最有才華的導演。
雖然自己有些不服,可心中確實知道,人家確實有真東西。
厚着臉,找老師幫忙。
聯繫上了李顧公司的伊總,原來李顧這邊根本就沒看,不接外戲的。
知道李顧今天上班,伊總便約自己過來,和他當面聊聊。
不管他投不投資,起碼能得到他的意見也是好的。
來的時候李顧還沒到,自己已經在這等了一個多小時了。
“張導演,你好。坐坐,別客氣。”
李顧和人握下手,一個青年導演,看起來應該不到三十歲。
“這個是我寫的一個本子,希望李導能提些意見。
還有這些,是往年我的一些作品,最後一個是今年的畢業作品。”
張浩非常謙虛,平時自己是很有傲氣的,只是在李顧面前傲不起來。
倒不是為了拉到投資,更想能得到些指點。
雖然自己拿過不少獎,但還沒有一部真正長篇電影。
人家可以是創造記錄的男人,現在也是以學生的姿態來請教。
自己比他還大上兩歲,可達者為師,不丟人。
李顧接過文件和U盤,沒有先去看劇本。
將u盤交給助理叮叮,示意她打開看看。
“哦,我來,我來。”
張浩明白,李導這是要先看看自己的專業水平。
去別的公司拉投資,這是必要的步驟。
特別是自己這樣,還沒正式畢業的導演。
手上沒有上映過的片子,只能看學校里拍的短片。
“看那個《大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