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1)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139章

陳默轉過身,目光堅定地望着窗外,那裡是銅城有色冶鍊廠高聳的煙囪,濃煙滾滾,直衝雲霄,在湛藍的天空中,留下一道道灰色的痕迹。“我陳默,無論在哪裡,都能發光發熱!”

儘管陳默表面上看起來雲淡風輕,但他心裡非常清楚,葛原的這步棋,對他來說,意味着什麼。

深部銅礦,地理位置偏僻,條件艱苦,而且效益一直不好,去了那裡,就等於被邊緣化了,遠離了權力中心,對葛原構不成任何威脅。

但是,陳默並不害怕。他知道,正主任這個職位,代表着更大的權力和更多的資源,最重要的是,那裡沒有葛原的阻攔。他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完全施展自己的才華,做出一番成績,最終,他會重新回到銅城有色,奪回屬於自己的一切。

更重要的是,陳默深刻地記得,在上一世,銅城有色發生過另一次危機,這次危機的爆發時間是在2003年,但其最終原因卻在80年代。

80年代的銅城有色,原礦自給自足,成本低廉,利潤豐厚,根本不愁沒有礦產資源,更不擔心廠子倒閉。

改革開放以後,國家開始重視不可再生資源的保護,下達了礦產國有化,未開採的礦脈必須儲藏的命令。從那時起,蘊藏豐富銅礦的深部銅礦廠只能吃着最後一點老底,勉強度日,直到2003年,可開採的礦脈全部開採完畢,銅城冶鍊也因此陷入了原料危機。

更可惜的是,國家下達命令後的第二年,銅城有色就在更深的地底發現了儲量更加豐富的礦脈,但那時銅城有色已經無權開採,也正是因此,曾經被譽為“華夏銅老大”的銅城有色一蹶不振,最終走向衰敗。

陳默之所以答應被調往深部銅礦,就是為了趕在國家下達這條命令之前,為銅城有色再找到未來幾十年的礦脈資源,徹底解決銅城有色的後顧之憂,讓它重新煥發生機。

這些事情,陳默不能告訴吳育哲和林悠柔。他知道,這個秘密,只能他自己知道。

“育哲,悠柔,我意已決,你們就別再勸我了。”陳默轉頭看向吳育哲和林悠柔,語氣堅定,“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他頓了頓,繼續說道,“焙燒車間就交給你了,育哲。”

“陳默…”林悠柔還想再勸說,卻被陳默打斷了。

“悠柔,我知道你擔心我,但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克服困難,做出一番成績的。”陳默笑着說道,他眼神中充滿了自信和堅定,“你們放心,我不會有事的。讓我們頂峰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