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第250章 山裡有寶藏,山裡有危險(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250章 山裡有寶藏,山裡有危險

李龍想養小猞猁寵物的想法破滅了。

他扔掉麻袋把槍取下來的時候,那大猞猁似乎知道了李龍的想法,一個閃身就到了樹叢中不見了,幾隻小猞猁也緊隨其後,等李龍持槍追上去的時候,已經不見了它們的蹤影。

李龍還有點不死心,端着槍在林子里找了一會兒,可惜這林子里草比較深,根本看不到爪印,也就無從找起。

這些傢伙也太快了吧?

李龍有些悻悻的走出林子,回到麻袋邊上,關掉槍的保險,背在身上,繼續撿蘑菇。

這溝里幾乎沒人來,李龍撿蘑菇的時候,能看到以前的蘑菇幹了的,爛了的,一層層。苔蘚非常的茂盛,想來也有蘑菇的一份功勞。

這條溝還沒走完,李龍就撿了一麻袋——上一世,他記得去伊犁河谷玩的時候聽那邊的車友說,有條溝因為靠近邊境一般人進不去,能進去的人在七八月份,開車進去撿這種本地人叫鹿茸菇的黑虎掌菌,一撿撿幾麻袋。

當時李龍聽着還不信,現在是真的信了。

人跡罕至卻又適宜生長的地方,這玩意兒能長起來是真的又快又多。

當然,危險也是有的。如果剛才李龍處在那幾隻小猞猁位置附近,恐怕又得挨大傢伙一爪子了。

這玩意兒動作太快了!

尋常人是真的根本跟不上。

李龍背着麻袋下山,在草叢裡深一腳淺一腳的走着,驚飛了一隻松雞,李龍還去它飛走的地方看了看,沒有發現有雞蛋和小雞崽。

等背着麻袋回到木屋的時候,太陽已經完全落了下去,西邊的山頂還略帶着一點點紅色。

星星已經能夠看清楚,李龍一邊拍着蚊子一邊把麻袋裡的黑虎掌菌全都倒在了小卧室的地里。

撿的時候李龍就比較注意,根上基本不帶泥土和苔蘚,所以這時候倒在屋子裡的蘑菇都挺乾淨。

李龍把地板上的蘑菇扒拉扒拉,攤平了,鎖上門然後去大房間睡覺。

中午吃的面比較飽,這時候他已經不想再搞點什麼吃的了,一切等明早再說。

忙活了一天,李龍挺累的,躺床上的第一感覺就是如果有個太陽能板就好了,想想又覺得有電又能如何,又沒手機,想着想着然後就睡了過去。

一覺醒來,窗口那裡已經亮了起來,李龍搓了搓臉爬了起來。

這一晚上睡的挺好,昨天感受到的勞累此刻都已經消失不見。

他穿好衣服走到屋外,感覺還有點涼意,看草葉子上還有點露水,這山裡就是不一樣。

抽了一些劈柴,又從屋子裡找了一些引火的乾柴,李龍把兩個灶都點了起來。

一個灶放上鍋,下米熬粥,一個燒水。

燒水的過程中,他跑去采了一些野菜。雖然是在外面一個人,但現在有這個條件,又有時間,那麼怎麼也得對自己好一些。

早上口淡,他打算搞點涼菜。蒿本和草菇隨手可得,這玩意兒過水“炸”一下,然後涼拌就行。

小房間的架子上有醋,有上次搞杆子的時候炸的油潑辣子,有鹽,足夠了。

水開,把蒿本扔進去,翻個滾就撈出來,放木頭桌子上晾着,然後把洗乾淨的草菇掰開扔進去。蘑菇要多“炸”一會兒才熟,這山裡誰也不清楚哪根草上就有寄生蟲——畢竟上一世衛生院的也到村裡科普了,那包蟲的卵通常會在草上、水裡,幼蟲在牛羊的體內,成蟲在狼、狗,或者人的體內。

所以還是多煮會兒好一些。

等把蘑菇撈出來,那邊粥香味兒已經很明顯了,李龍過去攪幾下,粥是越攪越香,這可不是跟那唐朝小說學的,這是大嫂梁月梅說的。

這邊蘑菇撈出來後,李龍又開始加水上篦子,把干饃饃熘一下再吃。

他有點後悔昨天晚上沒發點面了。不然今天就能吃不太正宗的錫伯大餅了。

把粥舀一碗出來,火撤掉,然後開始拌涼菜。

李龍小時候所知道的拌涼菜非常簡單,菜“炸”過之後,直接放油潑辣子、倒醋,再放點鹽,拌勻了就行了。

這年頭農村大席有一道通用涼菜拌粉條,就是這麼搞的。

兩道菜拌好,這邊熘饃饃的鍋里冒大汽好久了,李龍撤了火,把饃饃拿出來盛盤子里,接下來,就開吃了!

一口饃饃三口菜,在這個時代是比較奢侈的……八十年代初,各家普遍比較窮,菜也不多,通常都是飯多菜少——特別是冬天。能兩口飯一口菜都是正常的了。

自己做的,味道也合口,不到二十分鐘,兩盤涼菜帶着四塊干饃饃,還有一搪瓷盆粥吃的精光,這時候太陽也已經升起來了,李龍感覺有點不想動了。

動肯定還是要動的,他坐了一會兒才站起來,粥鍋耳已經涼了,端起來放到大房間里,然後提着另外一口鍋,端着撂在一起的盤子碗去泉水那裡清洗。洗完提回來,放進大房間里,一早上的事就算忙完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