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往回走的時候,就在想着王師傅的話。
現在國家的政策鼓勵大家富起來,從允許擺攤賣東西開始,後面會陸續開放一些私營企業的准入制度。他隱約記得第一家工商登記的私營企業在南方早就已經營業了,但在西北這邊,還需要一個過程。
不過過完年的夏天肯定是可以搞的。李龍覺得到時可以試一試,當然,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都需要尋找和培養,他自己是做不來的。
第二天李龍再次來到修理廠,看到那裡放着三個手持式點播器,按他的說法做的,基本上沒什麼問題,只是用的材料,比如鋼管有點銹,彈簧也是二手的。
但能有就不錯了,畢竟現在不是後世,後世人做機械製品,網上一搜,各種零件幾乎都能搜到,自己手工搓一個都沒問題。
但現在各種物資都比較缺,有二手的替換已經不錯了。
“看看,這下面的銷子是調節種子下掉數量的,這手上的提把一提,那種子就進土裡了。這尖錐我專門打磨過,往地里鑽容易的很,弄完腳一踩或者把這玩意兒別一下,土就把種子給蓋住了,還真是方便。”
王師傅給李龍講解着。儘管他不怎麼種地,但看着這玩意兒也覺得挺不錯。
三個都試了試,除了彈簧的力道略大,捏把手機關的時候需要用點力,其他方面都沒問題。
李龍把剩下的錢付了之後,說道:
“王師傅的手藝不錯,後面有需要的時候我還要過來做東西。”
“行。”王師傅接過錢,開心的笑着。
除了鋼管,其他東西都是邊角料。那鋼管就算是算在料里,最多也不過五毛錢,多出來的可都是自己賺的。
這來錢真快啊!
如果天天有這樣的生意,那自己在這修理廠獃著也不是不行……
想想又搖了搖頭。這樣的生意十天半個月不定能來一回,還是想着去農機站吧。那裡至少是旱澇保收,這裡獃著後面說不定就發不出工資了。
李龍把三個點播器拿着夾在自行車後座上,騎着就回了家。
在他看來,三個夠用了。至於後面怎麼搞,以後再說。畢竟時間還長,沒必要爭在這一時。
回到李家,李龍打算把三個點播器放到閑房子,李建國喂完豬回來,看着李龍拿着的點播器,比較好奇,李龍就遞過去一個:
“大哥,看看這個行不行。”
“我看看。”李建國接過來一個,只是一打量就知道怎麼用了,一來李龍以前講過,二來這玩意兒本身就比較好上手,沒有那麼多花狸狐哨的東西,一看就能看明白。
“嗯,上面倒種子,下面扎到土裡,一捏這把手,那種子就掉到了扎出來的坑裡,不錯不錯,不用彎腰了,提起來腳一抹就把坑給填了。這比不上播種機,但比人手種的可快!行咧行咧。”
“到時試試就行了。這種菜也行,這下面的銷子撥一下,往上是落子多,往下是落子少,”李龍又給解釋了一下,“像打瓜子落子的時候就稍微多一些,這樣等出來後好定苗。”
“嗯,好。”李建國點點頭,李龍便把點播器接過去,提着進了閑房子。
接下來幾天,家家戶戶準備過年的事情,有忍不住的小孩已經零零星星開始放鞭炮了。
這時候北疆這邊還沒賣散炮的。家裡有點閑錢的,就是買那種一塊錢一百響的小鞭炮,拆散了給孩子們放。那玩意兒裡面裝葯少,哪怕在小孩手裡炸一下也不會傷着人,最多麻一下手。而且現在的小孩沒那麼多惡作劇的,不會往有人的地方或者草垛那裡扔——李龍上一世在短視頻和其他平台上看過許多說小時候點了草垛的,他在隊里從來沒有發現,哪怕是夏天麥場上那麼多麥草垛,也沒看到過有小孩會去點草垛的。
真沒有。
而且這些小孩冬天放鞭炮也通常是耍帥,真不會去炸人——都是左手拿根香,右手拿小鞭炮,點着後把炮扔進去,看誰扔的高炸的響,那就是誰厲害。
不賭什麼,就跟那個比較著名的脫口秀一樣,誰扔得高炸的響誰就厲害,往往因為這麼一句話,就會有小孩偷拆自己家準備大年初一放的電光炮,用手裡的香點着了往天上扔,那聲音其實是真響。
畢竟那時候用的是真材實料。
只是炮捻子燒太快,太容易炸着手了。電光炮炸着手可不是小鞭炮能比的,拿不好拿到鞭炮的中間,那是能把手炸燒傷的。
當然,最響的是二踢腳,本地叫雙響,這玩意兒是妥妥的可以拿在手裡放的,裝B神器,那麼粗的炮,拿在手裡,淡定的抽一口煙,點着,拿着炮的手伸到一邊,扭頭不看,手裡是虛拿着,然後就能感覺到手裡的炮底部噴火,“嘭”的一聲竄到了空中,然後在半空中炸響。
這雙響對於成年人來說不算啥,大部分成年人都是從口裡過來的,見識過這玩意兒。
但村裡的小孩大都沒見過,畢竟這幾年瑪縣的供銷社別說雙響,就是開門紅的那種雷子都沒有,清一色的電光炮、小鞭,能好玩一點兒就是加一個竄天猴。所以當李龍拿在手裡給李強他們放了一個二踢腳的時候,就引來了一堆的讚歎聲。
李龍把手裡剩下的三個二踢腳給了李強,李強開心的叫了一聲,跑着去玩了。
他身邊的那些朋友都追着他跑了。
李龍笑了笑,轉身回屋。
現在孩子們的快樂真的很簡單啊,等到了二三十年後,那時候相當大一部分孩子的快樂已經在手機里了,這些鞭炮已經無法吸引他們了。
李家按着過年的習俗,開始準備物資,大掃除。因為過完年後老爹老娘和二哥一家、姐夫等人要過來,李龍這邊把東屋打掃乾淨後,又去了馬號那邊,把原來李安國他們住的那個大通鋪以及旁邊的屋子給打掃了出來。爐子清理乾淨,燒上幾爐子炭把屋子烘一下,免得剛來的時候住着潮。因為二哥一家人要住過來,李龍又去了縣裡拉了幾袋子米面回來,到時兩個侄女新來,總不能讓她們吃粗糧。
李龍還打算着是不是抽空去山裡再打個獵,弄些肉回來,不過讓李建國勸住了,他給李龍說,過年沒幾天了,等過完年再說,再怎麼說過完年也需要好些天他們才能過來,不急在這一時。
李龍想想也是,這一年夠忙活的,這都到年跟前了,也就別再去折騰了。
他是來回往返於大哥家和馬號,中午通常是在大哥家吃,晚上回馬號吃。最近他在看一本書《烈火金剛》,講抗日戰爭時期我軍民頑強抗擊敵人的故事,這時候廣播劇經常播,後來改編成了電影、電視劇。
小說寫的挺慘烈,不像後世的抗日神劇,不降智,看着有些時候挺揪心,有些時候又挺過癮。
這天李龍拿着書往大哥家走的時候,就看到李強和幾個村裡年紀略大一點的男孩一起,在老隊部那裡玩。李龍眼力好,看着其中一個男孩好像叫二孩的,正拿着卷着的莫合煙抽着,神情很陶醉,其他幾個小孩還有點羨慕的樣子——比如李強,那表情就有點羨慕。
李龍看出來了,李強這是想要嘗試一下啊。
這時候男人抽煙的不少,偶爾也會給小孩說抽煙的壞處,但不會說的多麼嚴重。
李龍突然起了玩心,想到曾經聽過的一個故事,他裝着沒看到那幾個小孩,大步走向了李家。
到了李家,李龍看李建國還在飲馬,便去找了莫合煙,用紙卷了一個大炮,不過他沒全卷的煙,而是把一個小鞭給卷了進去,捻子剛好就在前面——只要點着這煙,那小鞭能在三秒內炸響。
這小鞭是李龍從一掛小鞭里挑出來,捏着有點癟的,葯少。
這玩意兒反正不會傷着人,只是嚇唬一下,所以李龍不怕有什麼意外,這些孩子總不至於撿着煙後把這玩意兒點着吞肚子里去吧?
他卷好後出了門,把煙放在了西屋的窗台上。窗台上的雪清理乾淨,灰褐色上面放一支白紙卷的煙,挺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