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第430章 有操守的農機專家(1/2)


舉報本章錯誤( 無需登錄 )

第二天吃過早飯,李龍跟着人去磚窯拉磚。磚窯的位置比砂場要遠一些,路況也不太好走,到這裡來拉磚的人力車、畜力車和拖拉機不少,土路直接被壓的翻了漿,厚厚的一層細土浮在路面上,拖拉機駛過,後面就像來了沙塵暴一樣。李龍在前面還好一些,後面坐在車斗子里準備裝磚的人就倒了霉,一臉一頭都是灰土,等到磚窯的時候,那人就像是從兵馬俑里出來的一樣,成土人了。

“呸呸呸!”幾個小工從車上下來,使勁拍打着身上的灰土,其中一個一邊拍打一邊去找磚場的負責人,因為前面排了不少人力車、畜力車正在等着裝車,所以需要協調,後面還有人過來,排隊是一方面,看能不能插個隊是另外一方面。

這時候幹活已經不是大包幹了,裝車多了是有獎金的。

李龍這邊坐在拖拉機上四下打量着。這磚場有兩個窯,都是長條形,看來一窯能出不少磚。當時自己蓋房子鋪地面買磚的時候,聽大哥李建國說過,磚的價錢這時候是取決於煤的價錢的。因為制磚主要的原料就是煤和土,土就不用說了,把上面不合用的雜質土、戈壁石鏟去,下面都是能用的土。

但煤是要買的。雖然燒窯主要用的是沫煤,但那也得交錢不是?一噸咋也得十幾塊幾十塊錢了。

當然,現在開始城市大建設,私人要開磚窯還是很賺錢的,只是不知道需要啥手續。當然,還得找到技術人才。這磚窯是國營的,現在能燒磚的人也大都是有編的。想要搞個私人磚窯,技術人員這方面就不好過關。

畢竟這裡燒磚和《平凡的世界》里燒磚是兩種形式。那裡燒的窯就是圓的,人們傳統意見上的窯,圓的跟高大的地堡建築一樣。

這裡不同,這裡的窯是一長排寬大的平房,有好幾個窯口,有點像長排集體宿舍或活動板房,當然還是磚砌出來的,有幾個出風口,一次能擺進去的磚坯至少得幾萬甚至十幾萬那種。

當然,李龍是從外觀上看出來的,他們過來的時候這磚窯正好出磚,而在窯場里,燒好的紅磚並不多,只有半垛,反倒是用制磚機打出來的灰色磚坯有三四垛。有工人用手推車將一車車的磚坯往另外一個沒燒的窯里推。

“走,咱們先去裝。”過去交涉的工人過來喊李龍。他的聲音挺大,不大也不行,這裡面有幾台制磚機響着,還有拖拉機的聲音,以及工人們的喊聲,雜音很大。

李龍跟着那個工人拐到了半垛紅磚那裡,靠着停好,幾個小工戴上已經露指頭的破線手套,拿着磚卡子上了磚垛開始裝磚。

磚卡子就是兩條鋼筋打在一起形成“凵”形,人手握的位置在下面那一橫,這個框子剛好卡住四塊磚,一提就走,手一松,因為這卡子並不是一個硬性結構,兩根鋼筋連接的地方手提的時候是緊的,手鬆的時候就擴開,這樣磚就被松着放下了。

比人抱着磚要方便。

這幾個小工裝磚的速度很快,一車磚很快裝好,李龍自己開着回去,小工們就在這裡等着,工地那邊自然有人卸車。

卸磚就不像卸砂料那麼輕鬆了,同樣是人拿着磚卡子提着磚往下卸,畢竟這每一塊磚都是錢,如果往下倒的話,許多磚就會斷掉,那半截磚雖然也能砌牆,但完整性就不一樣了。

所以一上午李龍就拉了四趟磚,其實三趟半差不多,只不過小工們還是抓緊時間給裝了四趟,說是要多掙一趟的錢。

就這半趟,讓李龍差點兒沒趕上午飯。他到招待所食堂的時候,那邊已經開飯,李龍打飯的時候菜已經剩下不多了。

中午吃的是米飯,不過不是純米飯。蒸飯的時候大米里加了一些小米,看着金黃,聞着也挺香。

李龍餓了,就着剩菜和菜湯吃了兩大碗。今天中午也是兩個菜,一個是韭菜炒雞蛋,剩下的不多,菜里也只能看到零星的雞蛋渣;還有一個是土豆絲,大師傅的土豆絲炒的不錯,李龍吃的也挺香。

吃完飯,洗了碗和盤子,他出去到臨時工宿舍那邊。

看到李龍,正在鋪上的李安國主動說道:

“今天早上我去大工那邊了,當場試活,我過了。”

看着二哥臉上的笑容,李龍也笑了,說道:

“那今天的工資就多了三毛,不錯啊。”

三個人里就楊永強還是小工,不過他感覺沒啥,不需要李龍安慰,反倒說道:

“我覺得啊,這活乾的還行,比在地里割麥子好受一些。伙食雖然沒俺家強,但能吃飽。我聽管我們的隊長說了,就照我這個幹活的速度,能留下來的可能性很大。”

行吧,李龍能聽出來這是隊長給楊永強打的雞湯,不過他也不好潑涼水。和三個人聊了一會兒,李龍就讓他們休息,自己則轉了出去。

中午有一個小時的時間,李龍想着是不是在附近看看能打聽到農機廠的位置,到時等拉完活就去看看。

其實算起來在這裡拉活賺錢是真的好,但一來離家太遠,二來現在家裡那邊還有一攤子事情,他還真不能留下來。

不過等回去後,把事情忙完,倒是可以看看石城的建築公司那邊需要不需要拉活的。只是石城本身就有拖拉機廠,想來不會和奎屯這邊一樣缺拖拉機吧?

那就看看縣城的?

李龍搖了搖頭,覺得瑪縣估計可能性不大。畢竟縣城就那麼大點兒,現在也不是幾百年前。幾百年前連奎屯這一片都歸瑪縣管,那時候的綏來縣還是挺出名的。但現在瑪縣就沒啥優勢了,還沒到大種棉花的時候,感覺就像個透明小縣,關注度不高,建築這一行業短時間內也沒啥發展前景。

當然是和石城、奎屯類比的,自身肯定在發展,但相對體量小,有活也不一定能輪到李龍這邊。

一邊想一邊去到了門口,和老大爺聊了一會兒,就打聽出來農機廠還不在這個方向,不過好在知道了具體的位置,而且知道農機廠里的情況,李龍還是很高興的。

和石城拖拉機廠不一樣,這裡的農機廠不生產拖拉機,主要生產的是農機配件,就是配套的農用機械。這倒是剛好符合李龍的預期,自己想的那個收割機,搞不好真可以在這裡弄出來了。

時間短,李龍沒去農機廠,轉回到招待所,這回碰到了那箇舊拖拉機手。這位也在宿舍里休息。李龍有點奇怪對方這一次中午沒回家,他看床上那人看了自己一眼便閉上了眼睛,便也沒打招呼,自己去床上半躺着想事情。

下午李龍又拉了三車磚,後面還去拉了一車水泥。反正就是哪裡缺料就去哪裡拉,價錢也不變,只是因為轉場加上人員協調的問題,到下午下班,李龍今天拿到七十塊錢。

比昨天少,但也很高了。一起在領工資的臨時工一個個都露出羨慕的神情。

但大家都清楚,沒得比,畢竟人家有拖拉機,燒油的。

這樣幹了三天,這個工程料已經備的差不多,剩下的不需要拖拉機了,李龍便去找馬愛紅告辭。

馬愛紅也知道工程的進度,其實他和李向前聯繫過,想着能把李龍留下來,或者至少留下來干一段時間的活。他們接的工程很多,但還遠遠無法滿足城市的發展,市裡都準備要籌備二建了,他們這作為第一建築安裝公司,還有第二個。

但李向前做不了李龍的主,而且他也不想把李龍放在這裡,自己在那邊還有活讓李龍乾的。

雖然說這活誰干都能幹,但從去年的情況下來,李龍接下來的活最後交的任務就是讓他放心。

所以馬愛紅知道留不住李龍,但留了個香火人情,李龍走的時候他說道:

“小李啊,你放心,我已經打聽過了,你那幾個親戚朋友都不錯。兩個干大工的沒得說,咱們現在就缺這樣懂技術的。那個小工也很厲害,能吃苦,肯學,我看啊要不了多久他也能去干大工了。咱們這裡缺人,所以他們留來的把握還是很大的。有空常來!”

他已經找人問過了,那狼髀石是真的,而且的確傳着有辟邪的作用,這讓他對李龍的好感又增加了幾分。

本章節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1/2)